河北的部署中,在产业对接协作方面主要有三大方向:首先是高端制造业,包括高端制造的制造环节、一般制造业整体产业链等,代表项目包括首钢与现代汽车的搬迁,部分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的转移等;第二个是农业方面,河北提出要发展节水农业、现代高效农业、都市生态农业,重中之重是加快与三元集团全方位合作;教育医疗方面则是要加强与有关院校合作,包括推进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建,支持在京医疗机构通过合作办医、设立分院、整体搬迁等形式疏解到河北,推进北京301医院涿州保障基地项目合作等。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这31项工作重点是对准北京正在研究制定的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希望从中获得产业承接和转移的机会。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日前称,北京将制定调整产业和疏解功能的负面清单,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清理不符合核心区战略定位的产业,解决产业功能过度聚集的问题。
为了提高对接的成功率,河北省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发挥优势、各有侧重”的原则,对下辖各市、省直管县(市)上报的各类园区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河北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40个重点平台,并明确了功能和产业定位。按功能定位划分,综合类6个,公共事业、休闲旅游类5个,生产制造类23个,商贸物流类5个,现代农业类1个。按区域划分,环首都四市及定州市15个,沿海三市9个,冀中南四市及辛集市12个,跨区域4个。以河北省潮白河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为例,该平台定位为:充分发挥三河、大厂、香河北3县13个园区的综合优势,确定开发边界,划定生态红线,以绿色高端产业为方向,吸引北京高端产业和企业总部转移,建设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空港新区规划范围则是廊坊市广阳、永清、固安、保定市的涿州部分区域,用以承接北京优质要素和产业转移,发展金融服务、总部基地、商贸物流、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承接首都功能转移。
其实早在全省规划出台之前,河北各县市就已经为此忙碌了起来。在18日举行的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廊坊固安宣布对接京津重点项目清华大学(固安)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永清更是早在北京西城区与廊坊市政府签订合作对接框架协议后,就高调宣布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将迁往当地。白沟方面也已经跟1000余个来自大红门的商户进行了签约。受益于区位优势,廊保地区积极性最高。据悉,保定为了更好地对接,甚至设置了北京市产业外溢前沿指挥部,专派市里领导驻扎北京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对于河北的上述做法,北京、天津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响应。北京丰台区副区长钟百利称,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丰台和保定两地政府深入开展各项交流活动,相互考察商贸产业发展基础,洽谈对接合作、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丰台区与保定白沟商贸产业对接推介会也是两地进一步扩大交流范围,在政府对接的基础上,为两地商贸企业搭建合作的平台,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大红门地区和保定白沟在商贸业发展方式上存在一些相似性,同时在商品类别上又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两地商贸产业既具备协同发展的基础,又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天津市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卞瑞明也说,天津也存在产业外溢的现象,比如说天津轻纺商城,就已经搬过两次家,现在市政规划还没确定落在哪里,也可以考虑搬到保定。“我们回去就找些商贸企业、流通企业开个比较扎实的会,然后组织他们去保定调研,调研后开始做发动工作”。
政府之间的产业对接搞得红红火火,不过有专家提醒说,还要注意要让市场而不是政府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中央高层推动并不能解决阻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诸多复杂因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问题仍然是市场和政府关系问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也说:“人向哪里去,政府不必通过行政的方式来规定,只要把路径搭好,市场就会确定人和技术等要素向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