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杏 学名:Prunus areniaca cv.Dafeng
类别: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冀S-SV-PA-035-2005
品种特性 果实长圆形,果形端正,平均果重71g,最大果重115g。果实纵横侧径5.1cm×4.8cm×5.1cm。果皮底色橙黄,彩色紫红,果面洁净光亮无斑点。果肉橙黄色,肉质软,纤维中多,味酸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4%,pH值4.0,总糖含量7.0%,总酸含量1.0%,Vc含量14.7g/100g,品质中上。常温下果实可存放5天左右。半离核。
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树势强。5-8年生树平均完全花率49.3%,自然坐果率34.8%。萌芽率78.0%,成枝率4.9%。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5-6年进入初果期,第7年后进入盛果期,极丰产。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抗寒,较抗旱,耐瘠薄,适应性较强。采前落果轻,抗风力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嫁接繁殖育苗,砧木以山杏、普通杏为宜。枝接于春季砧木苗树液流动进行,生长季节芽接繁殖苗木。适宜株行距为2.5-4m×4-6m。大丰杏自花不结实,适宜授粉品种为甘玉杏、二红杏、串枝红杏、金太阳杏、凯特杏等,可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3~4:1的比例配置授粉树。树形可采用疏散分层形。幼树整形修剪时要注意缓和树势。幼树冬剪主要是短截各级延长枝,处理竞争枝和徒长枝,缓放中庸枝。盛果期树注意意控制上强,平衡上下枝势。生长季节及时进行夏剪除去竞争性萌蘖,疏剪竞争枝和徒长枝。坐果过多时要及时疏果,于花后21天开始,平均每8cm留1个果,或每25片叶留1个果。栽培时注意及时防治裂果病。及时采收,避免果实烧心的发生。
适宜种植范围 适合我省杏树适生区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