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扦插育苗,有绿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两种。榛子硬枝扦插,实践证明很难生根。因此,榛子硬枝扦插尚未应用于生产。绿枝扦插,插条组织幼嫩,细胞活性强,容易接受外界刺激产生不定根。因此,目前主要采用绿枝扦插。绿枝扦插方法如下:
一、绿枝扦插所需的环境条件
(一)温度:
设施环境条件下保持25℃~28℃的温度,不要超过30℃。温度过高时,要注意通风,或者适当遮荫,来调节温度。
(二)光照:
不同生长时期,对光照要求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光照百分率达到60%~70%即可。光照过强,也要适当遮荫。
(三)空气相对湿度:
绿枝扦插,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必须达到95%以上,才能保持叶片不萎蔫。可以通过喷水或者弥雾等装置,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二、绿枝扦插所需的建筑设施
为了获得绿枝扦插所需的环境条件,需要建筑设施。当前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大量育苗可以采用连栋智能日光温室,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
三、插床的准备
插床宽1米,长6米,用砖砌成,高30厘米,其地面以下为10厘米,地面以上为20厘米,底部铺5厘米厚的河卵石,其上铺5厘米厚的河沙,河沙以上铺20厘米厚的营养土。营养土是用珍珠岩1份、干净河沙1份、腐殖土1份(由林地表面松针、树叶腐烂而成)配合而成。扦插前,插床要用高锰酸钾液消毒。
四、插条的采集与扦插
采集插条,要选择优良品种的半木质化新梢。在大连,一般于6月下旬左右进行。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采集插穗,最好“随采集,随扦插,随浇水,随遮荫”。将所采集的半木质化新梢,剪成12厘米左右长的梢段,每段只保留上端两片叶,将其余的叶片剪掉。选排水透气良好的砂壤土地块做畦,畦宽1米,畦长视实际情况而定。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扦插后随即用细眼喷壶浇透水,并遮荫。遮荫材料可取草帘或遮阳网,一般晴天早8时开始遮荫,下午5时卷帘。待幼苗逐步适应自然环境后,撤除遮阳物。扦插后半个月内,要保持畦面土壤湿润。发现叶片下垂时,应及时向叶片上喷水。待穗条愈伤组织长好后,应控制浇水量,见于再浇,以促进根系生长。
剪下的插条,扦插前可用100毫克/千克ABT生根粉液,浸泡插穗下端2小时。扦插前1天用高锰酸钾200~300倍液,将苗床细沙层浸透,以杀菌消毒。然后要尽快插入床中,扦插株行距为12厘米×12厘米左右,插后立即喷水,保持叶片新鲜和湿润,补充叶片水分,同时使插穗与苗床密接。以后根据天气温度及叶片水分情况,随时调节喷水及间隔时间。只要叶片有水珠,不发生叶片萎蔫,就应尽量减少喷水量,以提高地温,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当多数根系长至7~8厘米以上时,要进行炼苗,只在中午高温时进行短时喷水。
五、插床管理
插床管理,主要保持温室或大棚的环境条件符合插条生根的要求,控温,保湿,保持适宜的光照。喷水是保持叶片新鲜的经常性工作。一般中午高温时,通过增加喷水次数,延长喷水时间,打开通风孔等措施,降低温度。早晚凉爽时,可减少喷水次数和时间,夜间不必喷水。当保持插条叶片绿色达30天以上时,插条即可生根。当扦插后的时间达45天时,插条的根系已很发达,可以移植。
六、移 苗
当根系长至10厘米以上,并经炼苗后,选阴天或早晚移栽。移栽在温室或大棚里进行。将苗床土壤深翻打细,做成宽1米的畦子。将已生根的苗带叶移植后,初期要经常喷雾,保持叶片的绿色,使之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枝条芽子充实饱满,以及根系的继续生长。如果能使芽子充实饱满,扦插苗即告完成。如果插条芽子萌发,应使之新枝条成熟后,才能完成扦插苗的培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