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面积和土地沙化程度在全国居先,南北疆分布着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而兵团恪守“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像三师四十二团、四十五团等大多数团场都分布在风头水尾、沙漠边缘,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回溯历史,“如烟黄沙遮蔽日,生机绿木断绝地”,土地沙化是兵团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兵团各师市忠诚履行生态卫士职责,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实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逐步建起环绕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的绿色生态带,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绿洲生态经济网”。
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以及不确定性,兵团各师市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须臾不可放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锲而不舍持续抓好这项工作。从过去的兵团实践看,像“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圆梦。面向未来,全力打好防沙治沙战役,更应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只有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才能把兵团建成牢不可破的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防沙治沙是生存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换言之,要将沙漠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三师为例,一方面植绿护绿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另一方面开展盐碱地改良改造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科学灌溉,推广现代农业。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启示人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发展沙漠经济作为统筹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沙止步、绿成荫、助发展、能致富的目的。
沙海铺展绿色,是美丽兵团建设的生动注脚。兵团各师市各部门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兵团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西北边陲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美丽兵团建设上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