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个难耐的“小年”之后,明春草花市场会如何表现?或许可以从各家草花种苗企业明年的生产计划中看出端倪———即使有一些企业对明春种苗市场不看好,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减少产量,明春草花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产量稳中有升 销售压力明显 虽然当前市场需求疲软、价格提升空间不大,且花农普遍反映成品价格行情不好,但由于草花生产的结构成本在上升,为了维持经营水平和收益,生产者只能保持适度的生产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种苗企业对销售有一定的信心。“草花生产这个行业本身是靠规模效益获得利润,因此对种苗的需求应该不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草花消费的季节性比较明显,而春季市场是一年中成品需求较大的季节,种苗需求强劲,所以明年春季的种苗市场趋势应该是增长的。” 上海源怡种苗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唐军明的观点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国内最大的草花种苗生产企业,上海源怡位于北京的种苗基地在今年下半年投产,满负荷年产量可达4000万株,加上上海总部的产量,其明年春季草花种苗的上市量不容小觑。
除了行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草花种苗需求量稳定外,还有少数原本市场开发较少或者有大型活动的区域,其种苗上市量的增幅更令人吃惊。合肥华绿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传取告诉记者,明年新基地建成后,公司草花种苗年产量将达到2400万株,春季供应量接近300万株。他坦承压力不小,但对于销售还是比较有信心,因为安徽几乎没有大型的草花种苗企业。
而得益于长安街、天安门广场等重要场所的用花常态化,加之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将于明春在北京举办,北京市花木公司天卉苑花卉研究所将在明春扩大种苗生产量,最终反映在上市成品上则有望达到140万盆,比今春翻一番。“销售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各地的种苗也都瞄准北京市场,而且现在各企业之间压价太狠,利润很小。”该公司销售主管林小飞说。的确,除了源怡在北京设立基地外,在东北还有保尔世纪、大连西郊等多家大型草花种苗企业虎视眈眈,北方地区的种苗市场竞争愈发“血腥”。
相对而言,大多数种苗企业仍然采取了维持原有产量、不过分刺激市场的做法,南方地区尤为明显。广东维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丽珍表示,虽然今年下半年市场比上半年要好一些,但比去年同期要差,由于草花主要还是用于市政工程,如果明年市政工程量少,又增加了产量,那销售压力就会很大。她认为,相比其他花卉来说,“草花生产周期短,调整起来也快,所以市场并不明朗。”
价格战升级 品种微调成主流 各家企业在产量上基本没有减少,就难免出现争夺一个区域市场的情况,因此从现在就愈发明显的价格战很可能要一直延续到明春。林小飞表示,届时种苗价格能维持现在的水平就不错了。“种苗价格应该提升5%至10%,这样才会有可观的利润,但由于种苗企业之间厮杀激烈,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他说。而在南京等地,一些新兴的种苗生产企业的矮牵牛出货价已经低至每株0.1元,打破了许多种苗供应商0.15元的“底线价”,让一些老牌种苗供应商头疼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种苗生产商也不得不做出应对。一部分种苗商将花卉种苗业务的比重下调,改为着重生产经济作物。宜昌高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国文告诉记者,明年虽然花卉种苗产量会有所增加,但幅度并不大,因为在当前的价格下,许多品种利润实在是太微薄,还不如专心做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苗,明年公司的茶叶种苗产量将达到1亿株。
大多数企业还是选择进行品种微调,增加利润空间大的品种。林小飞介绍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矮牵牛、一串红、孔雀草、海棠等大类花卉的用量太大,调整不现实,只能增加一些新奇特的品种,并在产量上进行突破。唐军明认为,常规品种如牵牛、海棠等主要走量,市场需求比较大,非常规品种或常规品种的新颜色可能会更受欢迎,像公司就在重点推荐大花海棠、天竺葵、南非万寿菊和垂吊类品种。同时,源怡正在开发种子播种的宿根类花卉种苗,还开发了宿根花卉组培穴盘苗。唐军明认为,市场对宿根花卉的需求越来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从种苗生产技术角度来讲,源怡种苗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生产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源怡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成功培育了一批宿根景观野花种苗,将穴盘种苗直接栽培应用于道路景观上,不但解决了景观野花种子直接播种出苗率不高或出苗密度不一致的问题,而且实现当季开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