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插条生根,应对插条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一般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预选扦插枝条处理
1.铁丝捆扎处理 对一些较难生根的植物,可将选好的扦插枝条在母树上用铁丝用力捆扎拧紧,使其贮存养分。约经10-15天后,可在拧紧处截断、拆去铁丝,进行扦插,其生根能力显著提高。除铁丝外,尚可采用麻线或尼龙丝捆扎,只要能扎紧,同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环剥处理 在需要采取作插条的枝条上,把外皮作环剥处理,在枝条的基部剥去0.4-0.5厘米宽的外皮,停10天后,待插条基部养分累积后,再进行切断。
3.黄化处理 对一些难于生根的植物,采用黄化处理,效果极佳。用黑色塑料薄膜或牛皮纸袋将决定作插条的枝条罩住,使其处于黑暗的条件下,待其枝叶黄化后,剪下其枝条进行扦插。
(二)采条后防失水及干燥处理
1. 喷雾处理 夏季嫩枝扦插,采条后,防失水是重要的一环。硬枝扦插,失水较轻;阔叶树草本植物嫩枝扦插,易失水;而针叶树则好一些。对一些易失水植物,除了做到随采随插外,为了减少蒸腾,要采取水分补偿办法。
2. 清水浸泡处理 用清水浸泡插条的基部可以补充插条的水分,但这种处理要防止有些插条基部腐烂,嫩枝扦插尤其明显。休眠枝的浸泡时间可以长一些,对一些丹宁含量较高的植物插条,可以用流水浸泡。
3. 插条干燥处理 多浆植物采条后,不能立即扦插,因其切口多浆,极易感染,常可导致腐败。一般将插条采集后,放置于通风处,使其切口干燥,通常2-3天即能扦插,如立即扦插,可将切口涂以草木灰。
(三)插条基部处理 插条采集后,为了使其易于成活,要对基部进行处理。
1. 切口加工处理 插条采集后,要用利刀修齐切口。用平切处理各种植物可收到环状生根的效果。
2. 枝条剪截处理 为了使插条易于成活,剪枝时在第一年枝条的基部或侧芽基部修成平切口进行扦插。亦有带少量2年生枝条。形如足踵者,叫踵插,可带一段前1年生枝条使基部成一个倒丁字形。这种剪截方法,不但适用于休眠枝,也适用于绿枝扦插。
3. 割切处理 割切法又名夹石插。将难生根插条基部割开,夹以石砾然后扦插。
4. 球插 球插又名团子插,在插条基部用湿泥包成一个泥团进行扦插。
5. 馅插 这是球插法的另一种形式,泥团中间,包入河沙,这样能提高透气性,使插条容易生根。
(四)插条贮藏处理
休眠枝扦插时,往往预先把休眠枝条剪下,贮藏一个时期然后扦插。休眠枝经过低温贮藏能使抑制物质转化,促进插条生根。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1. 沙藏 将插条埋藏在湿沙中,罩以塑料薄膜,放置阴凉处。不但春采春插前可以使 用此法,而且在温暖地区冬季采条春季扦插,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2. 窖藏或沟藏 将插穗放在窑内或1-1.5米深的沟内,上面覆以细沙或用湿细沙或湿土铺成10-20厘米的放置层,将插条成捆垂直并排插在沙层内,上面用湿沙覆盖,窖内温度保持在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