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闲趣——人生经过
我想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人生经过,内容在脑子里转了好几圈,都找不到合适的题目,没办法,只好用“人生经过”。
文字写出来,有可能会损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我自己到无所谓,人生将尽,人格是什么,不就是自己那点与众不同么?让别人用事实去评价自己的优劣,去伪存真,不更显光明磊落么?至于他人,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终归衣服修饰出来的形象,是经不起事实推敲的。
事由岳母逝世而起。大舅哥与岳父母因为钱财不和由来已久,大概理由是兄弟姊妹之间待遇不公。岳父去逝时,亲戚自己街坊邻里多次告知大舅哥,并好言相劝说明利害,但大舅哥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终因心理不平没有到场为其父送终。近几天,岳母几日不吃饭,眼看奄奄一息,好心人依然如故,望其念在生养一场的不易,到跟前看望母亲一眼,然仍因心中有忿,不愿前往送母寿终。
大舅哥早已年过七旬,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高中毕业生,曾做乡村教师多年,为人师表,让父母引以为荣,贵为家中长子长孙,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他长身体长知识成人性的那个年代,岳父在城里工作,岳母在农村持家,虽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条件还是处于中上等。尽管生活物资匮乏,为了满足他,听说,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大舅哥结婚后,家中家的存在,加上兄弟姊妹长大过程中的需求增加,利益需求分歧逐渐加大,父母难以全力以赴为其分忧,使其心中隔阂逐渐加深久而生恨,以至于到了无利就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中国传承文化在农村根深蒂固,乡里自然对大舅哥微词频现,可大舅哥思想成形,其是几句议论可以改辙。
大舅哥也有想起兄弟姊妹亲戚的时候,那是自己姑娘结婚的时候,不管以前有没有过来往,不管亲疏远近,通通打电话通知,送礼的来者不拒。过后,自己的亲侄子结婚时,便不管不问,即便有人通知,也不理不往。
大舅哥的人生格调很明显,别人可以对我有礼有安慰,我对别人不可能,包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