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的寒风在不停地吹着,外面路上的积水早已结了冰,人们都已经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战斗严寒。你好,冬季——我们又见面了!
现在的冷不如以前了,儿时记忆中冬天的寒冷是可怕的,冻手冻脚,那一件破棉袄穿了一个冬天又一个冬天,数一数也有好几个年头了。现如今较过去不算冷,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人口也在急剧增加,整体环境破坏严重,或许只是心理上的感觉。小时候没有什么衣服穿,害怕过冬天,不像现在有羽绒服、暖手宝、暖宝宝和电热毯等,御寒设施一应俱全,甚至有的城市还有地暖,空调也非常普遍,给人感觉四季如春。
在我小的时候,家中惟一的取暖工具就是火盆。用一个破旧的或是废弃的搪瓷盆作升火的盆,这是农村中普遍的做法。火盆一般都是放在烧锅的房屋里,或者偏房、牛房(牛棚)等,在盆里用火柴点燃麦秆,然后放上大的柴块,家人就围坐在火盆边烤火取暖,村中人相互串门烤火拉家常。烤火的地方成了冬季人们最集中的区域。有的人家直接就把炒菜的锅架在火盆上,又可烤火又能做饭,一举两得。
我家里养过牛,小时候就是在牛棚里烤火的。冬季里冰天雪地,农民为了不让牛受冻,把它们牵进屋里,火盆就放在牛棚里,火的热量充满着屋内,这样牛也不会太冷,而人也能正常烤火,岂不两全其美。农村除了用搪瓷盆做烤火的盆外,还有用自制的土盆,我小的时候就亲身经历过。家里没有废弃的搪瓷盆作火盆,在进入冬季之前,我爷爷就会提前制作土盆。首先,要选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这样和泥巴才不会觉得太冷;其次,就要找来稻壳或稻草,把它们与泥巴和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再次,用手搭一个火盆出来,先堆一个圈儿再糊上底子;最后,用手将其表面打磨光滑,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留着备用。这样,一个自制的烤火土盆就完成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忙碌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在儿时的记忆中,到了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火盆去烤火,无论到谁家都是烟火缭绕的;而如今早已进入了冬季,村上烤火的人家已寥寥无几,都在使用取暖器、空调,偶尔有一家冒着烟升起火盆烤火的,走进去,都是几位上了年纪的人围坐在旁边,完全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用火盆烤火取暖已被各种现代的取暖电器所取代,也只有在农村在那些有老年人的家里,还有几户保留着传统的取暖方式。火盆的人气少了,好像现在烤火也没有儿时的温暖了。
老家的火盆,是过去的火盆,是儿时的火盆,是记忆深处的火盆。脑海里:围坐在火盆周围的人,谈着家长里短,时不时地还在火盆边放上山芋、玉米和花生在烤,嗑着瓜子边吃边聊。有时候搬来桌子直接就在火盆边打起了纸牌,那种氛围真是热闹非凡。即便是天寒地冻,也毫不觉得寒冷。
童年围坐在老家的火盆边,现在细细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温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