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会展传媒

    中国林业期待“茁壮成长”

    媒体:林业局  作者:林业局
    专业号:种苗资讯
    2013/2/1 10:25:39
        “虽然我国的木材产业每年有上千亿元的规模,但资源不足、质量较差的问题依然存在,一半以上的木材原料需要依赖进口。”
        近日,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在发言中担忧地作上述表示。
        和沈国舫一样,多位参加论坛的专家都指出我国林木资源亟须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同时林木科研单位也应为高产高质木材培育提供科技支撑。
        木材安全问题堪忧
        沈国舫表示,林业发展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在生态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支柱性作用。
        “林业的生产过程是绿色的,产品也是绿色的,具有可再生、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而且带有很重要的碳汇功能。”沈国舫说。
        我国是世界木材及木制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然而,我国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经济进入稳步发展期,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进一步刺激木材消费。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介绍说,2010年我国木材消耗折合4.32亿立方米,其中进口木材及其相关制品折合1.8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接近50%,超过了国家木材安全的警戒线,木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所导致的木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但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蓄积10.15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
        宋维明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商品木材缺口每年可能高达2亿立方米。
        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闫振指出,国际社会出于环境和资源安全双向考虑,开始限制木材出口,我国木材安全问题愈加严峻。
        而木材安全在满足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生态建设的需求。
        目前,我国林业品种的结构失衡问题非常突出,森林中珍稀、珍贵品种普遍较少。因此,进口木材原料中,珍稀、珍贵品种占比较大。
        “我国的人工林中,杨树、桉树等速生品种占有重要比重。这些品种能满足速生丰产的要求,但与珍稀、珍贵林木品种相比,其生态功能较弱。”闫振说。
        生产力低下困扰中国林业
        虽然我国杨树人工林种植面积已达700万公顷,但其平均年生长量远低于林业先进国家。
        显然,“良种”与“良法”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沈国舫感叹道:“我国虽有从热带到寒温带的地理条件,但林木质量问题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
        和农业一样,我国林业发展也面临人多、地少、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且在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闫振说,“林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对林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宋维明表示,我国林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提升林业的生产力。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森林平均蓄积量为每公顷69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在芬兰等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蓄积量每公顷甚至高达380立方米。
        同时,我国的人工林蓄积量与世界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我国人工林蓄积量平均为每公顷35立方米,而日本为每公顷179立方米,德国为每公顷266立方米。
        “提升林业生产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闫振看来,林业要扭转劳动密集型的特质,向高效率转变,需要政策和科技的支撑。他还表示,“目前我国已在七省开展示范项目,着力发展珍稀、珍贵木材树种,但在育种和种植模式上亟须科技支撑。”
        协同创新助力林业成长
        论坛上,专家们纷纷指出,近年来,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及创新备受重视,在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方法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从群体、个体到细胞、分子的育种技术正在深入发展。世界林木育种正向多目标、多途径、高产、优质高抗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针对主要高产用材树种都制定了长期的育种策略,通过稳定资助开展多世代遗传改良。
        当天,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中国林科院等单位宣布共同成立“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为整合产学研用资源,该中心还聚集了中国林业集团公司、嘉汉林业国际有限公司等企业力量。
        目前该中心的重点任务包括速生、优质、高抗林木良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林木高效培育、经营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林木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政策体系研究。
        宋维明表示,该中心将为实现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双增”和快速提升木材自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