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植物。我国很早就有将芦苇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记载。特别是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芦苇新的利用价值不断被开发出来。除民用和制浆造纸以外,芦苇的药用功能、保健功能以及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芦苇对保持湿地的生态功能和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功能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目前国内许多有条件的地方,都把发展芦苇栽培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来进行,许多湿地公园也利用芦苇来净化水资源。所以认识芦苇湿地,掌握发展芦苇湿地方面的相关知识势在必行。作为草类纤维植物,芦苇生长周期短,纤维素含量高,质量较好,是制浆造纸和人造丝的重要原料。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用于造纸的纤维原料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木材纤维、竹类纤维、草类纤维和废纸、废棉、废布纤维。木材作为较好的造纸原料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大量采伐森林用于造纸已不现实,长期进口木浆也不是长久之计。棉、麻虽然纤维质量好,丹产量有限,加之其它用途较多,真正用于造纸的数量极少。其它的草类纤维如稻草、麦秆等产地分散,供应量不稳定,纤维含量和质量均不如芦苇。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芦苇常会和寒芒搞混,区别是芦苇的茎是中空的,而寒芒不是,另外,寒芒到处可见,芦苇是择水而生。
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生,疏散,长10~40厘米,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长约15~25公分,小穗长1.4公分,为白绿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为雄,其余均雌雄同花,花期为8~12月。芦苇的果实为颖果,披针形,顶端有宿存花柱。芦苇具有横走的根状茎,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一旦条件适宜,仍可发育成新枝。也能以种子繁殖,种子可随风传播。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