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调查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全市有各类留床苗木12亿株,其中可供2015年春季造林的苗木8亿株,主要为生态林树种苗木,其中油松、落叶松、华山松、侧柏等大宗常规造林树种5.6亿株;经济林苗木中:核桃2156万株,油橄榄1805万株,花椒535万株,其中可供2015年春季造林的核桃嫁接苗373.3万株,油橄榄(60cm以上)623万株,花椒285万株。
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 1557—2000)和退耕还林有关技术要求,结合我市历年造林计划任务和新增退耕还林任务实际测算,全市2015年生态林和经济林苗木数量充足,可完全满足我市各类造林任务的全面完成。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生态林苗木依然过剩严重,绿化大苗及良种苗木供应明显不足;二是经济林苗木从表面看供应充足,但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花椒产业由于造林任务小,并受其他因素影响,育苗面积和数量大幅下降,且苗木多销往外省区;油橄榄苗木由于受造林经费等因素制约,大规格超级苗用于当地造林数量有限,大多销往四川等周边省区;核桃良种嫁接苗整体质量不如陕西、河北等外省区苗木,且价格较高,在招投标中缺乏竞争优势,且面上造林使用实生苗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群众盲目育苗的风险依然存在。
几点建议:一是坚持合理布局。要按照陇办发〔2012〕101号《关于加快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意见》,重点建设十大育苗基地,做到布局合理、品种对路、规格齐全、产销两旺的发展格局,避免盲目育苗,跟风育苗,造成产销失衡,效益下滑;二是坚持科学引导。各县林业部门要按照国家林业建设任务的调整,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科学引导苗木培育。当前主要是要结合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突出特色经济林品种苗木培育,提前谋划以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经济林树种和银杏、白皮松、红豆杉等优良乡土树种苗木的生产供应,确保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创新发展思路。经济林苗木的生产使用直接关系到特色经济林产业的质量效益,因此,经济林造林苗木应大力推广订单育苗、合同育苗的模式,实行定点生产、定点供应;四是严格招投标制度。《陇南市林木种苗招投标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对规范全市造林苗木使用,提高造林苗木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实施情况看,部分县区开展招投标工作操作不规范,程序不合要求,存在暗箱操作问题。2015年春季造林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办法,严把造林苗木使用关,提高林业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