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苗木“走出”山东
闫大成
一、山东苗木产销形势
1、苗木生产规模大幅度增加
刚过去的2012年,山东苗木种植面积已达到172万亩,其中当年增加50万亩。全省苗木总产量43亿株,其中大规格苗木10亿株,中、小规格苗木13亿株、种苗20亿株。2012年出圃苗木19亿株,可供3013年造林绿化的苗木14.5亿株。预计2013年苗木种植面积将突破200万亩,总产量将达到50亿株以上。
2、市场需求减少,苗木在苗圃间周转
2012年山东绿化工程减少2/3以上,尽管苗木出圃量较大,超过了2011年,但用于造林绿化工程的苗木仅为2011年的1/3,也就是说,有2/3出圃的苗木大约10亿株又进入苗圃。除了青岛、东营、德州、滨州等市绿化工程需要的苗木较多之外,其它地区的苗木大都又周转到新的苗圃继续生长。
3、苗木产业呈周期性过热发展
由于苗木超前性生产与造林绿化规划滞后性或突发性的矛盾始终存在,即苗木生产与需求不能衔接,苗木生产的盲目性依然存在。眼下外行业资本大量进入苗木种植业,一些农民、个体工商户也一哄而上涌入苗木产业,苗木剩余后又无或极少具有其他商品价值,苗木价格必定大起大落,苗木产业呈周期性发展也成为必然,因此,苗木产业出现过热发展难于避免。
4、机遇与风险共存
根据当前苗木产量和市场需求,山东主要平原造林绿化树种如国槐、白蜡、毛白杨、垂柳、银杏、栾树、臭椿、五角枫等大、中规格苗木较为紧缺,预测2013年之后的3年内价格仍保持较高水平并有上涨空间,这对起点高、产品稳定的苗木生产经营企业,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对造林绿化需求部门将承担较大的财政压力。
由于中、小规格移植苗木价格较高,种苗繁育、生产量较大,对于新进入苗木产业的企业和农户,将承担较大的经济投入和市场风险。
二、山东苗木产品结构
1、产品结构:品种产销对路,供需规格失衡
根据苗木市场需求,山东生产的品种基本适销对路。我国北方绿化工程需求量较大的树种,如白皮松、侧柏、国槐、白蜡、法桐、银杏、栾树、柳树、臭椿、五角枫、海棠、樱花等苗木产量都较大。
苗木规格,当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上述品种,胸径5-8厘米的苗木产量相对较少,胸径9厘米以上的有一定存圃量,胸径4厘米以下的小苗、种苗生产过剩。
其它乡土、稀有树种如楸树、七叶树、皂荚、榆科、槭树科、卫矛科的树种以及柿树、杜仲、木瓜等大规格苗木有一定存圃量,中、小规格苗木较为短缺。
2、种植结构:大苗培育像林场,种苗繁殖不分囊
近5年来,为了培育大规格全冠或半冠苗木,山东绿化苗木种植密度普遍减小,苗木生长空间增大,苗圃的苗子像林场的林分一样高大、整齐、壮观;为了短期获得最大的产量和效益,苗农播种的种苗却密密麻麻,不间苗、不分囊。
三、山东苗木种植分布
1、种植规模化
在济南历城、潍坊昌邑、济宁任城、泰安泰山、滨州惠民、临沂莒南、菏泽牡丹等多个县区,苗木种植面积集中连片已发展到万亩或数万亩规模,任城区的李营、泰山区的省庄、惠民县的皂户李、牡丹区的赵楼等乡镇已自发形成了苗木市场,具有常年经营苗木的场所、设备,在昌邑国家级苗木市场的北临又呈现浙江赛石集团投资新建的花木大市场。
2、品种区域化
一个树种或类型的苗木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种植发展,如济宁的法桐,滨州、东营的白蜡,菏泽的牡丹、芍药,临沂的木瓜、海棠,冠县的毛白杨,郯城的银杏,泰安的造型树,昌邑的花灌木、小乔木等区域性分布明显。
3、生产专业化
苗木种植、嫁接、整形修剪、起苗装车等有专业合作社、专门组织和固定的机械设备,电话一叫就到,省工省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山东苗企经济成分
个体经营引领市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国有苗圃补充市场。
在山东,苗圃场按经济成分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个体经营,民营企业和国有苗圃。按经营规模,个体、民营、国有分别占40% 、40%和20%,即4、4、2;按经济收入,个体、民营、国有各占60% 、30%和10%,即6、3、1。
分析原因:苗木种植面积,个体和民营企业各占40%,经济收入分别是60%和30%,两者种植面积虽然相同,经济收入却相差一半。个体种植户,苗圃管理的好、生产周期短、经营成本低;民营企业与个体相比苗圃管理不这么及时、到位,生产周期较长、经营成本较高。个体经营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换品种,引领市场,但容易一哄而上,造成苗木产业大起大落;民营企业种植的品种相对稳定,并能引进新品种、使用良种繁育、推广到生产中去,对苗木产业起到了保驾护航、促进发展的作用。国有苗圃种植面积占20%,经济收入仅占10%,尽管有廉价的土地、财政扶持和技术信息等优势,但由于旧体制和传统机制约束了国有苗圃的发展,由于苗木生长周期长、品种更新换代慢,同等品种、规格的苗木比个体、民营企业上市较晚,即错开了销售时间,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平衡、稳定作用。
五、山东苗木“走出”山东
1、学习,走出山东
二十世纪初,山东人闯关东的故事已成为历史,它体现了过去山东人的勤劳与坚韧,100年后的今天,山东苗木经营者们又走出山东,去学习、探索、开拓新的苗木市场。因为建设美丽中国不是哪一个省、区的事,生态文明也远远不止是城市文明。
10年前,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组织的参观培训、考察交流活动仅仅停留在省内进行;5年前,我们走出山东,到浙江、江苏、上海等种苗产业发展超前的省、市考察交流;近3年我们又走出国门,到了美国(2010年),澳大利亚、新西兰(2011年)和日本、韩国(2012年)考察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省外、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现代苗圃管理技术,而且考察者之间进行了信息交流、友情交心,并能联手合作一起做生意,优势互补、收入共赢。
2、生产,走出山东
近几年,有外省市企业到山东发展苗木、开拓市场,杭州赛石集团在沂水种植苗木又在昌邑组建市场,北京东方园林、浙江滕头园林、广州天适集团在泰安的肥城、宁阳县扩建苗圃等等;还有山东世丰农业从美国俄勒冈州引进红枫、北美海棠,从荷兰引进蓝莓种苗,外国专家现场指导生产;更有山东的企业走出山东,开展苗木生产和绿化施工设计。山东光和园林公司在北京建立规划设计院,在海南建分公司;山东东华园林、山东同济园林公司在新疆的伊犁、呼图壁组建苗圃场,种植绿化新疆的苗木;山东中稷华景园林公司在陕西的高陵县、内蒙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建立基地培育油松、樟子松苗,为我国西北防护林建设生产生态苗。
3、销售,走出山东
近十年,山东培育的苗木不仅满足了山东造林绿化的需要,还大量调往省外、国外销售。
滨州、东营的园蜡2号白蜡调往唐山、天津、沈阳,聊城的国槐销往河北、山西、北京,菏泽的金丝柳、栾树运往陕西、新疆,济宁的法桐发往上海、南京,临沂的流苏出口韩国,日照的黑松销往日本。
六、结束语
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强国富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薄,与欧美国家相比,没有大量的原始森林,也不可能再营造大规模的纯生态林。当我们选择造林绿化树种的时候,能否在考虑景观、彩叶、常绿树种的同时,多选择一些果树、药用、用材等生物产量高、林产品多样性的树种,在观花、赏景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物质收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如核桃、杜仲、山楂、黄连木、毛棶、文冠果、杜梨、海棠、苹果等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如果哪个地区需要烟台的国光苹果、阳信鸭梨、沾化冬枣、泰安大红袍山楂、潍坊磨盘柿、临沂金银花、菏泽木瓜等,我们将大力支持全国的生态造林绿化建设。(作者:山东省林木种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