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县在深入贯彻落实“绿满荆楚”行动要求中,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苗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以片区绿化和绿色生态示范村建设为载体,创新发展“林苗一体化”造林新模式,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立足“林苗一体化”,开创苗木产业新局面。
一是林苗一体化加快了珍贵苗木的培育。按照统一规划、重点推进、示范带动的原则,全县确立“一片一品”的思路。通过加密栽植、立体经营,在培育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中,不影响林木生长前提的同时套种、间作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珍贵苗木,重点发展红豆杉、金丝楠木、紫薇、马卦木、紫薇、红枫、红豆等珍贵树种。2014年,全县共发展珍贵苗木基地2000多亩,栽植各类苗木近20万株,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珍贵苗木的培育。
二是林苗一体化壮大了苗木产业的规模。 部分业主和国有林场在不改变林地用途和破坏周边植被的前提下,有选择的流转和租赁部分有林地、疏林地、退耕还林地、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以红叶石楠、桂花、银杏、香樟和垂柳为主的绿化苗木和以松、杉、杨树为主的生态林苗木,待其培育成型后,在保证经营密度的前提下,允许采挖销售。既保证了原有林地的培育又增加了林地立体开发利用,实现了生态经济的双丰收。全年“林苗一体”培育面积达到近5000亩,为全县造林绿化培育了近6000万株,造林绿化苗木苗木。
林苗一体化推动了全县社会造林进程。为加快全县社会造林,全县大力推行“林苗一体化”造林模式,以苗木产业发展带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确保林木资源升值和造林业主增收。实现以短养长,持续发展的目标,从而保证造林业主早日见效。2014年,全县有7个造林大户和10多个造林合作组织具体落实绿化“林苗一体化”造林措施,完成造林近1.2万亩,让一大批造农民将通过“林苗一体化”实现增收,保证了社会造林的顺利推进。(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