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是一座坐落于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绿洲城市,湿地资源丰富,黑河从东向西贯穿全境,径流长度达88公里,保护区涉及我县巷道镇、合黎镇、城关镇、宣化镇、黑泉乡、罗城乡6个乡(镇)的43 个行政村。
一、全县湿地保护建设现状
高台县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5万公顷,占张掖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1.6%,其中核心区1.06万公顷,缓冲区1.05万公顷,实验区0.84万公顷。保护区内湿地类型多样,湿地资源丰富,分布有裸果木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和黒鹳等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我县从1992年开始就开展了湿地资源保护工作。一是加强湿地保护与候鸟疫病监测工作。县湿地局安排专人对候鸟栖息活动情况进行监测。监测人员对侯鸟疫源疫情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全县近年来没有发现和发生侯鸟疫情。2011年8月在北山悬崖发现了黑鹳的繁殖地,为更好地开展保护奠定了基础;开展了围栏、界碑设置、宣传牌埋设、湿地造林等措施,保护湿地资源。二是启动实施了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建设工程。我县委托多家设计单位编制了《高台县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规划》。示范区位于县城北郊的黑河沿岸,全长7.5公里,总面积近2万亩,概算总投资3.5亿元。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和建设,示范区已建成集湿地展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是打击违法犯罪,开展勘界确权。对破坏湿地资源、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活动严厉打击。对围垦湿地、湿地放牧等危害严重的区域实行重点监管;制订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县勘界立标工作实施方案》,按时限要求完成了勘界确权各项工作任务。
二、2014年及今后湿地保护建设工作思路
今后我县湿地保护管理建设的任务十分跟巨,要全力抓好省委王三运书记在视察高台时提出的“发展湿地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指示精神。、一是大力宣传,提高认识。要启动一切宣传工具,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湿地保护专项报道等相关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健全制度、依法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精神,结合高台实际,制定出台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高台县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积极开展退田还湿、湿地围栏等工作,加大对破坏湿地资源案件的查处力度,推动全县湿地保护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三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湿地保护建设是一项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工作计划,细化保护措施,有力有序推动湿地工程建设及湿地保护工作。四是摸清家底,开展研究。要组建机构,制定规程,开展调查,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加强保护站、观(监)测站(点)建设,开展湿地生态观测研究。五是项目支撑,部门配合。要树立强烈的项目意识,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高台,更多的资金落户高台,有力支撑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六是三效并重,产业增收。要抓好湿地生态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的交汇融合、互利互促,做到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依托高台广袤的湿地资源,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湿地产业,积极鼓励发展农家乐园、休闲垂钓,开展湿地风光游,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重,产业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