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粉刷匠,随着在城市呆的时间越来越长,许多关于乡村的东西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记忆,只留下或多或少的记忆和片段。但乡村永远生活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它已经给我烙下了刻骨铭心的回忆,永远是我非常关注的对象,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活跃在我的梦里!就让我们回望一下乡村的瞬间回忆吧。
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白哗哗的河水.绿油油的稻田,红红的高粱.金黄色的向日葵,茂密的树林里清脆的鸟鸣。。。组成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乡村印象。
勤劳的老农,穿着打补丁的比卡机,戴着旧草帽,拄着锄头虔诚的望着庄稼。想起来即那么温馨,又有那么股酸酸的感觉;现在的农民穿着打扮不一样了,它已成为历史的印记,珍藏在我们这样经历人的回忆里,定格在80年代初期。父亲顶着烈日,赤着脚,扛着锄头,为了我们的学费仔细地打理着每颗禾苗,从我懂事的那天起就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小时候,我们最喜欢春天了。屋前的油菜田.屋旁的大片竹林.村头的荷花塘,是我们小孩子最疯最野的地方,那里是我们那时候的“迪尼斯乐园”。乡村池塘的杨柳树,柳条随风飘逸。将细长的杨树枝做成哨子,满田野地吹,是儿童最快乐和有成就的事情;发现了一个杨树菇,立马爬上树摘下,赶紧作为“贡品”献给父母,父母露出欣慰的微笑,夸奖:“我家【音嘎】的娃最能了,有本事”,晚上必然有一碗鲜鲜的树菇汤,那么我们晚上睡在梦里都会笑得出来。
走在绿油油的.窄窄的田埂上,看着飞舞的蜻蜓,满眼是金黄的油菜花,扑鼻而来的花香沁人心脾。夏天,满池的荷花竞相开放,莲子摘下和家人分享,荷花根就我们几个小伙伴坐在塘埂上,快乐地咀嚼着;掏野蟹.逮泥鳅.吊黄鳝.摸鱼,是农村孩子们比试谁有本事的事,打猪草.摘野菱角,是评价谁家的娃最勤快的事情。
秋天来了,是收获的季节,满目的都是金黄。和家人一起收割稻谷,是一年最重要的事了。比比谁家的稻谷收得早,谁家的稻谷收得多,是各家互相别劲的事情。我们这样的孩子在干活之余,就捡稻穗,捡得多了不仅仅父亲会表扬,而且有可能父母高兴了,换几两大米糖尝尝,那在伙伴们面前可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那时候的冬天是寒冷的,不象现在这样。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给大地.山川.树林披上银妆,极目望去,一片白色的世界。所有的池塘基本都结上了厚厚的冰,我们小心翼翼地踩在上面,学着书上说的溜冰,洒下一串串欢笑;不过经常有读书的大朋友因为胆大,溜远了.掉进冰窟窿里了,那么回家棉裤湿了是会挨打的,也会成为一个冬天的“笑话”。
“春肥冬来窖”,冬天是积蓄农家肥的好时候,不仅大人要捡,我们小孩也必须捡的;清早天刚刚亮,父亲就将我们从暖和的被褥里提溜起来,每天必须捡一粪箕的动物粪便,那时候如果看见了一搪狗屎.猪粪就是比较高兴的事了,如果有牛粪.那么你就太幸运了.可以直接回家;我们小伙伴那时候是有“领地”的,不可以越界,现在想来:“我们等在旁边.围着牛直转,嘴里叨唠着赶快下.赶快下,并时不时捣捣牛。”,不禁莞尔,为童年的天真而好笑。
近来回了一次老家,看见了我的乡村。觉得变化挺大的,房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人们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但是好像有一种瘦弱的印象,过去我们开荒的小园子.种瓜的边角地,许多都杂草丛生;有好多过去的熟地都栽上了树,少数整大块的田在抛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农村儿子的缘故,心里有一种隐隐的疼,记起了不知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一句旁落的话:什么都可以骗,但再骗不能騙乡村,再骗不能騙农民,再骗不能够騙土地!
渐行渐远的岁月,渐梦渐幻.渐明渐模糊的乡村记忆。总感觉那么亲切,感觉那样温暖,无论我走到哪里,从没有忘记过我的乡村!不知怎么了,现在的我一看见烟,就想起乡村屋顶的炊烟.家乡远处的茅草屋;一听见有人说乡村咋的.咋的.就那么义愤填膺.火冒三丈。所有与乡村有关的一切都感觉那么深,每次回乡村走在田野里.草丛中,都觉得到是在和它进行一次深沉的对话,和乡村有关的道理总感觉那样精辟.那样模糊,仿佛怎么也说不明白。无法抹去的记忆,难以忘却的乡村,远方的乡村啊!对你的印象会和我的生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