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生产是造林的第一道工序,建设千万亩经济林工程种苗工作是基础,是保障。2月17日,辽宁省种苗站对全省苗木生产情况做出通报,同时对做好千万亩经济林工程的种苗准备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全省苗圃建设与苗木生产情况现状
据统计,2013年全省直接用于种苗良种基地建设、优良苗木繁育资金达6000余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00万元,省本级投资1900万元。其投资力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共有苗圃4496处,育苗面积18791公顷,其中新育苗6465公顷。苗木总产量达到41.6亿株。全省有国营苗圃183处,育苗面积2387公顷,产苗量3.7亿株;乡村集体苗圃77处,育苗面积619公顷,产苗量1.3亿株;个体苗圃4236处,育苗面积15784公顷,产苗量36亿株。
在产苗总量中干坚果类的经济林苗木为3.39亿株。几个主栽品种的具体生产情况是:平榛苗2467万、大果榛子苗965万、红松苗1.1亿株、山杏苗2372万株、大扁杏苗355万株、苹果苗2853万株、核桃苗79.8万株、板栗80万株等。
经济林苗木整体供需情况是:根据新植面积170万亩要求,需苗量约为2.1到2.5亿株、现可供苗木3.39亿株。据此分析,苗木需求整体形势是“总量有余,个别品种短缺”。其中,平榛缺353.9万株、核桃缺42.1万株、板栗缺45.0万株,大枣等品种也有一定的缺口。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优良苗木繁育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没有形成超前准备苗木的机制;三是骨干苗圃及定点培育苗木的制度没有建立,因个别品种数量不足而“有啥栽啥”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造林的计划性和苗木供应市场化之间的矛盾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几点要求
根据全省苗木生产的状况,希望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千万亩经济林工程种苗准备工作,认真组织,积极调配,确保苗木良种和造林需求。一是要树立超前准备苗木的意识。按照本地确定的经济林建设任务,要做到地块落实与苗木落实同步进行;二是要建立责任制,将苗木落实工作落到部门及个人,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三是要以合同方式、面向社会,可以跨区域地采购苗木,及早落实苗木品种、数量、规格及价格;四是要干当前,想明年乃至今后四年苗木生产与供应的问题。各地要根据当地任务情况,制定各年度苗木生产计划,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开展“四定”(定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的育苗方式,变“有啥栽啥”为“栽啥有啥”。
最后希望大家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科学理念,以建立健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为重点、以提高质量和保障供应为核心,精心组织、认真安排,为完成全省200万亩经济林产业带建设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