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4月20日,
谷雨
春山谷雨前,好竹新笋生
撰文 | 摄影:向定乾
向定乾:绰号“熊猫爸爸”,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
19岁时,为来秦岭做大熊猫野外研究的北京大学潘文石、吕植教授当助手,从此与秦岭百兽百草结下不解之缘。1995年,成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伊始的首批职工,从事一线野外巡护、监测及研究工作三十余年。
2008年3月,基于对秦岭野生熊猫几十年如一日的深入观察追踪,拍到了世界首张野生大熊猫树上交配的照片。
现作为“山水伙伴”公众号的特邀作者,定期撰写秦岭大山中的节气札记。
△
多雨的晚春让森林变得潮湿而温润。
阵阵水雾令山体轮廓时隐时现。
春天的山林,被唤醒了。
△
雨过天晴,
成群的白喉噪鶥出现在耕地里。
它们相濡以沫,
互喂着自己找到的食物。
△
山坡边缘,
一头林麝(雌)正在觅食刚刚露头的青草和树芽,
她对突如其来的车辆充满了好奇。
△
阔叶林下,
勺鸡(雄)竖起了头顶的羽冠,
它们已经进入新一轮的繁殖期。
△
在冷杉红桦混交林中,
一株杜鹃开得正艳,
为高海拔区域的森林增光添彩。
△
远处的山坡上,
时不时传来“呜呜哇哇”的声音,
原来是一个金丝猴家庭群
正在高大的锐齿栎树干上小憩。
△
枝条上刚刚开始舒展的新叶嫩枝,
吸引了它们在这里快乐的觅食,
享受春天赋予的美味佳肴。
△
随着海拔由低而高,
山体逐渐变青变绿,
保护区内又焕然一新。
△
在海拔1300米左右的沟谷中,
蔷薇科的山荆子
用自己耀眼的色彩装扮森林中的春天。
△
不同色彩的新叶逐渐绽放,
山野每天都在悄然无声地发生着变化,
棕背伯劳又回到它久违的夏居地。
△
一只银喉长尾山雀
萌哒哒地站在红枫枝干上,
用它的方式观望着春天的变化。
△
平日里并不多见的赤颈鸫,
在迁徙途中被寒流迫使
在保护区内停留恢复体力。
△
随风摆动的珙桐花朵,
就像白色的鸽子在林间飞舞,
被称之为鸽子树。
它们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
成群的黑翅长脚鹬正忙着北迁,
它们在山涧盆地临时降落歇脚,
在这里补给,缓冲体力。
△
在海拔2400米的密林下,
血雉(雄)成对活动在刚刚露头的草地上,
享受着春天带的新鲜食物。
△
阴雨朦胧中,
生活在海拔2300米的红腹锦鸡(雄)
迈着阔步钻出了秦岭箭竹林,
才开始炫耀自己亮丽的羽色。
△
一只金色林鴝(雄)钻出秦岭箭竹林缘,
在草地与石头间的缝隙处
寻找着可口的食物。
△
一场场雨水过后,
在巴山木竹林下,
一颗颗新笋正在茁壮拔高。
△
潮湿的巴山木竹林下,
褶皱嫩绿的新叶吸引了眼球,
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扇叶杓兰。
△
即将凋谢的厚朴花朵,
像莲花一样还悬挂在枝头,
成群的中华小蜜蜂正围着花蕊采粉吸蜜。
△
随着谷雨节气,
一年中的分蜂季又来临了。
蜂农们开始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