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白刺,灌木,高0.5-1.5米,弯,多分枝,枝铺散,少直立。小枝灰白色,不孕枝先端刺针状。叶近无柄,在嫩枝上4-6片簇生,倒披针形,长6-15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渐窄成楔形,无毛或幼时被柔毛。聚伞花序长1-3厘米,被疏柔毛;萼片5,绿色,花瓣黄绿色或近白色,矩圆形,长2-3毫米。果椭圆形或近球形,两端钝圆,长6-8毫米,熟时暗红色,果汁暗蓝色,带紫色,味甜而微咸;果核卵形,先端尖,长4-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本种分布范围很广,生态条件悬殊,植物形态变幅也大。如内蒙古新巴尔虎旗达赉湖附近的标本叶形较小,长6-10毫米,宽2-4毫米;果长约6毫米。蒙古南部标本叶形较大,长15-21毫米,宽3-5毫米,果长7-8毫米。这种形态差别可能与生境不同有关。前人根据形态的变化;毛的有无、果形、颜色、叶的宽窄等定有不同的种下等级var. argentea Kom.,var. globocarpa kitag.、f. angustifolia Petrov和f. brunnescens Petrov等。但这些形态极不稳定,且有过渡类型。甚至在同一株内混杂各种类型。这些种下等级勿须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