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那天,女儿将自己飞信上的心情短语改为: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就可以回家了。看到这条心情短语,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哭,可又欲哭无泪,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我不得不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为什么要让小小的女儿在小小的年纪就承受如此难捱的别离?我为什么不能让女儿回来?回家来工作,虽然是小县城,毕竟我们一家三口能在一起嘶守。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离别更加让人难以承受的呢?
女儿小时候并不怎么恋家。也许是平日我管教的比较严格,偶尔碰到亲戚叫她去哪家玩,她会很开心的立马就跟着走,一点儿也不考虑我的耽忧,也没有丝毫怕生的迹象。反倒是我,觉得平日那么疼爱的女儿,怎么离开妈妈一点都不难受,内心深感尴尬。
女儿上大学期间,我们的联系也并不稠密。在我来说,女儿懂事,不需要我操心,也就没象别个母亲那样电话不断。也许是我太过放心,女儿表面没说什么,心里却留下了我们并不是非常关心她的感觉。好在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有同学相伴,一日三餐有学校食堂,女儿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快乐轻松的。
去年女儿工作了。一个人在天津生活。一个人租了间一居室的房子,女儿变得很恋家,常常说想家。相处了四年的同学各奔东西,陌生的工作环境,陌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学生生活来讲很繁忙的工作,这一切都让她不能一下子适应。这样就有了“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就可以回家了。”这条让我读过倍感伤心的心情短语。
我为什么不让女儿回小县城来?女儿是可以回来,但是回到小县城又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呢?目前国家在整治教育方面学校与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如果,我国的城乡之间在教育、经济、文化、就业、发展等方面不存在那么大的不均衡,女儿就不会只身在外,小小的年纪就独自承受生活的压力了。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亲人的离别更加让人难以承受,可是这种离别却又是很无奈。
乐观一些去看吧,人世间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母爱。小鸟长大了必须得离开老鸟,否则她永远学不会飞翔。女儿,不管你距离妈妈有多远,我们母女的心是始终相连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