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松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1,建立采穗圃:采穗圃宜选在土层深厚,肥沃,阳光充足的缓坡地,母树初植密度50×80cm。采用截顶促萌措施培育插穗。每年的8、9月份对母株截顶促萌,对较粗壮的侧枝也应截顶,对过密且弱小的侧枝则从基部剪除,对细嫩的采穗母株应保留基部萌条不动,待长到1年后再截顶促萌。每年2~7月份要对母株进行适度修剪,控制每年抽高在10cm左右。在截顶后约一个半月,陆续长出萌条,这时要对萌条进行选择,抹去过密弱小的,保留健壮且均匀分布的,以保证留下的萌条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建立有喷雾系统的大棚作扦插圃,控制温度及湿度、杂草、病菌,有利于促进穗生根。
2,插穗剪取:插穗应在年龄2年以下的母株上剪取,选在冬季(12月~翌年2月)穗条顶芽休眠时进行。穗条长度6~14.5cm,顶端次生叶长5~13cm,剪穗条时要注意在部分被剪枝条基部保留3~4束针叶,作为下次萌条的母枝。每次次采穗后要加强肥水管理。
3,扦插:扦插应选在有喷雾系统的大棚内进行。扦插用的基质选用不带病菌的黄心土,用2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上袋。在扦插前1d用水淋透基质,用小竹枝在基质中插个小孔,防止插苗时损坏枝条基部。插苗时先把穗条浸在50mg/kg的ABT1号溶液中半小时进行促进根处理,然后把穗条插于营养土的孔中,再将穗条周围的基质压实,使枝条与土密接,并淋透水固定穗条。
4,扦插后管理:在插后每隔一周左右交替喷1g/kg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或多菌灵溶液,在发现病株后应即时拔除,并加大药物浓度喷1~2次,防止病菌扩散。温湿度的控制以穗条有合适的湿度而基质又不太潮湿为原则。同时要经常打开薄膜通风透气,光照强温度高时要盖遮光网。扦插后一个月开始喷施复合肥,浓度为0.1~0.3%,按先淡后浓,薄施勤施的原则,半个月一次,2个月后每周一次。穗条扦插3个月后,揭去薄膜出棚锻炼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