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辽报】“樟嫁红”添绿又生金

    媒体:《辽宁日报》  作者:胡海林 刘 璐
    专业号:辽宁种苗
    2024/4/22 15:49:55

     本报记者 胡海林 刘 璐

      当樟子松遇到红松,会结出怎样的“生态果实”?

      4月17日,在阜新市彰武县四合城林场的樟子松苗圃基地里,七八位嫁接员正在忙碌。只见他们用小刀在樟子松苗的顶枝上轻轻一削,再一切,将选取好的红松芽嵌合入削口,最后用薄膜包扎固定,一株“樟嫁红”便成功完成。

      “这些嫁接苗成活后,就会移栽到防沙治沙第一线,几年后挂果采松子有不错收益,林下就不会有人套种庄稼破坏植被了,一举多得。”说起“樟嫁红”的光明前景,彰武县森莱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贾文武满是兴奋。

      作为一次大胆尝试,贾文武并非心血来潮。原来,在铁岭市昌图县、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等地区,原用于防风固沙的樟子松通过嫁接红松,已取得不俗的经济回报,嫁接技术也非常成熟。

      距苗圃基地十多公里外的一块林地里,早年成排栽下的樟子松,已完成了红松嫁接,株小的嫁接了1个“头”,株大的则嫁接了2至3个“头”。“苗圃加林地,今年完成嫁接1000余亩,明年计划发展1000亩,三年内发展到5000亩。”贾文武说。

      樟子松,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贫瘠,是防风固沙的好手。红松,木材密度大,果实是上好的干果,经济价值高。“樟嫁红”两厢结合,既治沙又挣钱。

      在章古台镇的一块实验基地,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副所长吴锈钢正忙着侍弄几垄去年嫁接成活的“樟嫁红”。他说:“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这种嫁接法可以缩短红松的生长周期,与正常生长的红松相比,‘樟嫁红’可以5年见果,8到10年结果,用不着太精心打理,亩收益也能达到7000元以上。”

      吴锈钢告诉记者,事实上彰武地区早在50年前就进行过“樟嫁红”试验,当时主要出于引种和科研的目的,树木成林后虽疏于管理,但不少“樟嫁红”也能结出松塔。采用现在更为成熟的结果枝花芽嫁接法,经济效益会更高。

      彰武对“生态+产业”的探索受到多方关注。省林草局改革发展处处长徐小刚表示,“樟嫁红”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益结合,帮助沙区人民增加收入,形成可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局面。今年,将在沈阳新民、法库等地推广“樟嫁红”。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