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创作 >> 散文

    我在瓯江边等你

    媒体:原创  作者:cc黎明
    专业号:cc黎明
    2020/10/30 21:13:54
    前记: 
           今天是10月30日,中华秋沙鸭来了!在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大溪上已发现一只(雄鸟)。
           跟往年一样,立冬前后我会特别留意,中华秋沙鸭今年还会不会来?虽离立冬还有个把星期,但今年是润年,节气会推迟几天,这几天我都在溪边走。前几天赤麻鸭来了,斑嘴鸭、绿翅鸭也陆续来了。我想,中华秋沙鸭也该来了。近日天气晴好,正是迁徙鸟上路的好时机。今天上午9时许,我正观看着大群的绿翅鸭、赤颈鸭在大溪里自由自在地游弋觅食。突然一只“白色飞鸟”从我眼前一闪而过——神枪手也来不及瞄准啊!我快速举起相机盲目按下快门,还是给我“逮住”了——中华秋沙鸭!来了!
           今天,我把年初写给中华秋沙鸭的一篇文稿刊发于此,欢迎中华秋沙鸭第七年来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越冬。

     

    我在瓯江边等你

    ——写给中华秋沙鸭

     

        “我在瓯江边等你,计算着你到来的日子……”
        自从那年遇见它,我每年都会在瓯江边等着它的到来。它叫中华秋沙鸭,一种鸭科鸟类,体长约58厘米,长羽冠,体侧具鳞状纹。中国特有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国际濒危动物。近年来每年都有成群稳定地在丽水瓯江流域越冬。
     

     

        立冬过后的第三天,我一早就来到瓯江边——我们每年相约的老地方。几天前,我从你老家东北松江河的朋友那儿得知你已动身,估摸着,就这几天会到了吧?
        那天的天气很好,阳光都在等着你,早早就照在瓯江边的那片枫杨林上。我还没走到溪边,就有两只斑嘴鸭手拉手肩并肩地在树林上空飞翔。我用相机长炮向江面扫视了一遍,然后向着上游眺望,那儿是你们常常嬉戏追逐的缓流浅滩,可是我只看到几只绿头鸭正埋头进餐。再远处的沙滩上,有一排苍鹭一动不动地在晒太阳,边上还有成群的斑嘴鸭在忙着觅食,其中有一只赤黄色的大个子特别显眼,我按下快门放大一看,赤麻鸭!好家伙,怎么也来丽水了!我可是从没见它来过这里啊,好!来的都是客,丽水欢迎你!
    我在江边找到了一棵柳树,借着枝叶的遮掩,静静地等候着所有向我游来的“客人”,给它们一一拍照留影。此间,我一边盯着那位新“客人”,一边环顾江面。不经意间,一只白鹭飞到我面前。可能是太近了,它很快发现了我,迅即又飞到江的对岸去了。过了一会,又有一只像是乌鸫模样的家伙不声不响地飞到距我五十米开外的地方,它蹦上跳下,时而停在水边石头上低头喝水,时而飞起在水面上绕一个圈,然后回到原位。最后,它还潜入水中洗起澡来——我的相机屏幕告诉我,这是褐河乌。逆光下,它那乌黑乌黑的身影差点迷惑了我,还以为是什么变异鸟种呢。不过,可以说它也是这里的稀客,我从没在这里遇到过它。
    就在我隐蔽着的这棵柳树边,我的相机长炮一直没有停止扫视,但还是迟迟没有发现你的身影。阳光伴着江水,缓缓地流淌着,渐渐地移到我的脸上。突然,我的目光被对岸那只醒目的白鹭吸引了,它时而腾起时而叫喊,像是在跟谁抢夺猎物。我定睛一看,“猎物”在水花中快速地窜动着,哇!原来是你,我的中华秋沙鸭!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寻找着,有三只!
        真是的,每次你们都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今天你们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是刚落脚的吧,我可是昨天也在这里等你的啊!来了就好!我曾担心,今秋以来雨水这么少,江水这么浅,你们还会不会到这里来。我想,今天你们应该是首批先遣到达,接着应该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陆续到来的。
    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双十一”!这可是个很多人忙得不亦乐乎的日子啊,但这跟你我没有半毛关系,我只记住,今天是这个冬天你们来到丽水的第一天。
        江水缓缓地流淌着,我欣赏着你们初来乍到兴奋不已的样子,也想起十多年来跟你们在一起的一个个难忘的日子……

     

        我不会忘记,2008年冬日的那个傍晚,我在南明湖畔遇见你。当时,你孤零零一人在湖中有点惊慌的样子,很警惕地像是在寻找什么。但你那飘逸的“长发“,长而带钩的鲜红的嘴,两胁那清晰的鳞状纹,太迷人了!当时,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我拍下了你的照片,并传到浙江野鸟会的论坛上,鸟友告诉我才知道你叫中华秋沙鸭。那张照片也成了你的族群在浙江的第一次影像记录,一时,你也成了网红。第二天就有市内和省内的朋友赶来一睹你的芳容。之前,我也曾听说你来过景宁的小溪,可惜那次没有留下你的照片。你的出现,可为我们丽水生态花园锦上添花啊!
        我没有忘记,2014年春天的那个特殊日子,我偷偷地去九龙湿地与你“约会”。那是2月14日,现代人的“情人节”。记得是上午十时左右,我在江边正拿着相机观鸟,走到现在叫“观鸟岛”的边上,发现江中的沙洲上,有成群的你们在晒着暖阳做着美梦。我数了又数,你们有7位同胞!不过我还是看出来了,其中一位是你们的“亲戚”普通秋沙鸭。那一刻,你知道我有多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在九龙湿地遇见你们呀!
    江水缓缓地流淌着,大地如此安静。你们竟然在光天化日下沉睡了一个多小时。我唯恐惊动你们,就躲在一旁的芦苇丛里静静地看着你们,心里默默地为你们祈祷,愿你们能在这里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从那以后,九龙湿地也成了你们的第二故乡。每年冬天,我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到我们初见的地方看望你们。
    我还记得,2016年正月的一天,去九龙湿地看你,却遇上了一个“凶杀案”的场景。那天我还在朋友圈里发过一条微信:“今日春眠早醒,春雨沥沥,春暖郊野,春草盈盈,春水流香……。”多美好的春光啊!我的朋友小禾跟我一同去的。当我们走进观鸟岛那片枫杨林时,突然,一只猛禽从我们头顶掠过,我没有来得及把它拍摄下来,而脚下的一幕却让我们大吃一惊——草丛里一大堆杂乱的羽毛,像是刚刚“作案”的现场。遇难的是谁?小禾一脸紧张:“会不会是中华秋沙鸭啊?”我们蹲下仔细分辨羽毛,没有发现类似你们身上那种特别的黑色鳞纹,才缓了一口气,但我俩还是带着疑问继续往前走。快到江边时,又看到一只猛禽很快地向对岸飞去,双脚还叼着一只猎物。我快速举起相机长炮,是一只游隼,叼的是一只雌性绿翅鸭,那鸭嘴还流着血呢!我告诉小禾:游隼虽然是号称世界上俯冲速度最快的猛禽,被称为“鸭虎”,但它猎杀不了中华秋沙鸭。为什么呢?因为中华秋沙鸭不仅警觉性高,而且飞行速度也相当了得。我曾目测过中华秋沙鸭的平行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360公里以上。但是,大自然时刻都在上演弱肉强食的游戏,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所有生命都必须遵循的丛林法则,我们人类能做的,唯有尊重。

        关于你们的精彩故事很多很多。还有一个让我记忆犹新、有点涉及你们“隐私”的故事,也想在这里与人分享,因为那是你们的一件很快乐的事——一场特别的炫耀求偶仪式。我知道,你们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冬天,都是愉快的。你们每天除了吃喝、梳妆、睡觉,就是谈谈恋爱配配对。而你们的一些惯常的大同小异的炫耀求偶行为,我也见多了。但这一次,很特别、很夸张甚至有点“离谱”,让我大开眼界。我承认,我是在窥视你们,并偷偷地拍了视频。
        那是在上午十点左右,正是中华秋沙鸭睡足吃饱后游乐玩耍的好时光。我“埋伏”在江边的隐蔽棚里,看见近岸的一块静水处,有一雌一雄在转圈圈,我猜它俩这是在恋爱,有好戏。于是调好视角,对着这对“恋人”,拍起视频。雌的完全伏在水面,露出约二分之一的身体和眼睛以上的头部,围绕着雄的转。而雄的只是原地跟着转,并不停地、匀速地用它那鲜红的长喙蘸水、泼溅、扭头梳理羽毛。一圈一圈的水纹,随着它们的动作不断向外扩展——这就是“爱的电波”?雄鸟的动作乍看是在梳理羽毛,但实际上是在炫耀。我见过在不少不同的鸭科鸟类中,雄鸟的炫耀求偶行为大多是相似的,而且持续时间都只有几秒钟。比如鸳鸯,就比较简单低调。而今天这这场“求偶仪式”则完全不同,我的视频记录到了4分多钟。当时要不是另一只雄的“第三者”介入,可能仪式还要继续,直到交配。我还通过视频发现,在这个仪式过程中,雌鸟抬头三次,雄鸟仰天伸脖三次和蘸水、泼溅、梳理五十多次。万物皆奇迹,也许这是一个特别极端的炫耀求偶例子,但我们对自然万物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多年来,你们一直在这里平安过冬,我从没看到你们中有谁被伤害。我知道,除了你们有上亿年的优势遗传基因和你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练就的生存本领外,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对自然友好。
    你们选择到丽水越冬,自有你们的理由。你们对栖息地的要求之苛刻是出了名的。而丽水的生态环境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九龙国家湿地公园。这里,两岸植被茂密,水质清净、食物丰富、河道宽阔,深浅适中,湍流不急,是你们理想的栖息地。其实和你们一样聪明的,还有你们的同类:绿翅鸭、斑嘴鸭、绿头鸭、鸳鸯、赤颈鸭、罗纹鸭、针尾鸭、琵嘴鸭、赤麻鸭等等,它们也都喜欢到这里越冬。
        我常常想,你们选择丽水,这是你们的福气,也是丽水人的福气。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好环境里。
    前几天,浙江野鸟会又组织了一次浙江省内中华秋沙鸭同步调查,这是自2014年中国观鸟组织中华秋沙鸭越冬全国同步调查活动后的第三次全省性的调查活动。每次,丽水九龙湿地都是被列入调查的一个点。从前几次全国全省的调查情况看,你们的数量在增加,这是一件喜事。从丽水九龙湿地的情况看,你们到此越冬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你们就来了15只,比去年又多了一只。亲爱的,我还要告诉你们,我们丽水正在建设国家公园呢!丽水国家公园建成后,丽水的生态环境就更棒了,我相信,你们的明天会更好。

    (此图文已收入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走进百山祖国家公园》文集)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