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地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党的十八大对湿地管理与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政策,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精神,响应学校2016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我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学子组建专项服务队,于7月16日到7月28日到宝鸡市千阳县千湖湿地进行关于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调研。
初入千湖地 走访工作人员
到达湿地之后,队员们来到了千湖湿地管理处,工作人员对湿地的区域、珍稀水禽和水源地保护进行了介绍。千湖湿地占地总面积7156公顷,景区总面积2134.4公顷,其中水源占地653.66公顷,是陕西关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并介绍了湿地珍稀动物朱鹮的放飞情况和保护措施,通过使用无线电对朱鹮进行监测和放飞。同时,工作人员也对千湖的水源情况进行了介绍,工作人员讲到,湿地的水源为饮用水源,没有船只在湖上滑行,更没有工厂废水的排放,是非常清洁干净的水源。
赴千湖景区 游客问卷调查
在活动中,队员们进入湿地景区对游客和当地居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景区存在的一些问题。景区有相关工作人员能及时对垃圾进行清理,但由于劳动力相对,工作效率不高,可以在分散劳动力,不同地点留有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垃圾。其次是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游客对湿地知识了解的不够,少部分人认为湿地对环境没有什么作用,只起到了经济效益。因此服务队员们通过宣讲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加强旅客及当地居民对“地球之肾”湿地的重视和爱护。
走近千湖水 水土样本采集
为了更深入的调查千湖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服务队员们亲自走近千湖湿地,采集当地的水土空气样本,把采集到的样本带回进行实验。队员们小心翼翼的采集样本,通过资料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依托千湖环境监测站及科研站完成调研,队员们对实验数据进行精密的分析,得出千湖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湿地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保护生态环境。
走进管理处 专访管理部门
为深入了解湿地的状况,服务队员们与湿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走进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给服务队员们放千湖宣传片,让队员们对湿地更深入的了解。之后,领导给服务队员们介绍了湿地的管理措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湿地珍稀物种的保护措施进行了介绍。同时,服务队员们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和调查,对湿地存在的部分问题给予相关部门一些小的建议。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悦。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微薄,体会到整个社会强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