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林区,春回大地,积雪融化;封冻的土地渐渐苏醒,地下的草根开始活动“筋骨”,准备萌芽;蛰伏的昆虫,有的已破土而出。从事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春播春造、森林调查、湿地生物监测等的人们,抓住复工复产的有利时机,集中接种森脑疫苗,以防蜱虫(俗称草爬子)叮咬,传播森林脑炎,侵害身体健康。
森脑疫苗主要用于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的预防。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由蛛形纲吸血昆虫——蜱叮咬传播给人。常见的森林蜱虫是红褐色的森林革蜱,外形似蜘蛛,大小为2mm×3mm左右,吸血前肚子呈扁平状,硬革质,血吸饱后肚子鼓起。
每年春夏两季,是林区人野外作业、踏青、山采的最佳时节,也是森林蜱虫最活跃的季节。此时的蜱虫常出现在草丛、松林和松桦混交林中,当入山的人们进行防火巡逻、春播、植树造林、虫情测报、物种监测、资源调查、山采踏青的时候,蜱虫从人们的裤角口、领口、袖口等处爬到肌肤上进行叮咬。
未打森脑疫苗的外来入山人员,一旦被森林脑炎病毒携带者蜱虫叮咬后8-14天,常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并伴有颈项强直。随后颈部、肩部和上肢肌肉出现瘫痪,表现为头无力抬起,肩下垂、两手无力而摇摆等。因此外来入山人员一旦被啤虫叮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不测。(图片:李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