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3月,毕先生(左)与石国际大夫合影
2016年12月,毕先生与石国际大夫重逢合影
毕先生是我的一位老病友,今年八十高龄,身体还挺硬朗。
忆起二十四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时年五十六岁的毕先生是焦作市某银行行长,患者出现持续性低烧,胸闷、咳嗽、吐脓血痰,在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作CT确诊为肺癌晚期、纵膈淋巴结泛发性转移。又经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市二院和河南省肿瘤医院进一步确诊,一致认为是肺癌后期已丧失手术切除的机会,只能采取化疗。并且预后较差,存活期也只有三个月左右,全家人如临大敌、一筹莫展。
其孙子原患淋巴结核是经我治愈的,因本人淋巴结泛发转移的原因,全家人再次到焦作十五局二处医院国际淋巴结核研究所找我治疗。我用中药以扶正固本,润肺养阴化痰、抗瘤消肿止血为治则,辨证加减,服药一周后低烧控制、两周后胸闷缓解、脓血渐消,坚持服用中药八个月之久,后因为工作所需,我到河南省胸科医院上班,患者又追随至郑州治疗。治疗年余后,经省肿瘤医院做C丅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与前片对比,已治愈。后每隔五年随访一次,至今已二十四年了。为了更好的帮助癌症病友重振对抗疾病的信心,特征得毕老同意,将我给毕老医治肺癌的故事写出。
关于肺癌及症状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系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半个世纪来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增加,在男性居民中尤为明显。肺癌的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咳血、发热、气急等,以咳嗽和血痰为常见的早期症状。咳嗽多为阵发性剌激性呛咳,无痰或有少量粘痰、咳血;常见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反复少量血痰,偶尔有大咯血;胸痛一般多为隐痛不适,如在病程中出现持续性剧痛,常提示胸壁转移,胸闷气急为癌肿阻塞或压迫较大支气管,病变广泛,较大量胸水或气胸时均可出现气急。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发热、疲倦、乏力、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在病程中可因肿瘤压迫或侵犯邻近组织而出现声音嘶哑,头面部及上肢水肿,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出现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等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生与吸烟、大气污染、某些职业性因子如石棉、砷、铬、沥青及某些放射性物质有密切关系。慢性肺疾患、遗传因素及免疫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可能起综合作用。
肺癌的诊断方式
本病的诊断,病史的准确性极为重要。对年龄在40岁以上,无其他原因的持续性呛咳,反复痰中带血;肺部局限性炎症反复发作及肺结核病灶在积极抗炎及抗结核治疗中无效或病灶反趋增大者;以及短期内出现呼吸困难、头颈部浮肿、颈及胸壁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压迫征及音嘶哑者,均应高度怀疑肺癌并进一步检查确诊。
肺癌诊断的方法包括胸透、CT及核磁共振检查等,可了解肺癌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引起支气管狭窄、肺门及纵膈淋巴转移,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炎及肺不张,胸水及肋骨转移等情况。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阳性率可达70%左右,且可确定细胞学类型(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纤维气管镜检查,不但可以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受压情况,还可以在病灶处刷取痰液、活检作病理细胞学检查,对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较大。对肿大的浅表淋巴结(锁骨上、腋下)及皮下结节可做穿刺或病理切片检查确诊。
肺癌的治疗方式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手术切除是各种治疗方法中疗效最佳的一种,然而大约80%的肺癌病人在确诊时已无手术条件,在可手术的20%病例中,术后5年生存率仅30~40%。
对不能手术而有症状的病例可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治疗,小细胞癌较敏感,鳞癌及腺癌不够敏感,5年生存率―般在7%左右。化疗适用于不能切除或术后辅助治疗,或复发而无法再手术的患者,只能取得近期缓解,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期,5年生存率很低,现在主张综合治疗提高5年生存率。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属“肺积”范畴。主要认为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乘虚入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阻郁,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于是痰气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
因此,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痰凝、毒聚的病理变化。
我学医之初是专治淋巴结核的,行医至今已有四十八年了。随着癌症病人越来越多,癌症病人后期的淋巴结转移,来找我治疗的癌症晚期病人越来越多,而且都是在各大医院被判死刑的晚期病人。改用中药后确有不少病人又起死回生,转危为安,也有不少病人突破了西医所讲的存活期,生命存活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我不敢妄言能完全治愈,但是帮助晚期癌症患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还是确有把握的,能明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石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