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县作为“中国麻竹笋之乡”和“中国特色竹乡”,成功实施了林业循环经济模式,依靠科技将麻竹笋的利用率从33%提高到99%,年加工麻竹鲜笋10万吨,笋竹产业年产值达2.3亿元,基本形成了竹笋、竹材、竹叶、竹笋加工剩余物和竹林地循环利用、森林资源少剩余和零剩余的林业循环产业链。如何才能在现有基础上使笋竹产业更进一步,现阶段正遭遇发展瓶颈,对此,荣昌县积极研究,大胆探索,从以下三方面发展竹笋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全国知名品牌。
一是加强技术研究,在笋壳笋节剩余物加工饲料成功的基础上,争取再深入加工,彻底破解笋壳笋节剩余物利用率低的难题,加强竹笋加工废水成分分析,争取成功完成提炼和制作竹笋饮料试验,从而变废为宝,实现竹笋全方位深层次利用。二是通过生物转化提高竹笋加工剩余物、竹叶竹枝利用率和林地使用率,建立麻竹笋、材、叶、苗、竹笋加工剩余物和竹林地循环利用基地。三是出台竹笋高产高效奖励办法,对示范镇街、专业合作社和产笋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增大竹笋产业在全县农林经济和农民增收的百分比,打造荣昌示范品牌,在全市乃至西南地区形成引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