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 热点秘闻

    日月峡人的分享——乳癌转移奥秘

    媒体:人民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小美美
    2014/5/22 15:16:14

    广州医生发现乳癌转移奥秘

     

    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揭示乳 癌治疗新靶点

    肿瘤细胞就像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就需要合适的土壤。研究首次揭示了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乳腺癌细胞比普通 癌细胞更具有激活巨噬细胞( 肿瘤生长“土壤”中数量最多的炎症细胞)的优势。

    本报讯(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王海芳)乳腺癌远处 转移,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肿瘤细胞是如何发生远处 转移的?这一奥秘已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宋尔卫教授团队破解。记者昨天获悉,该项研究成果在本月出版的国际 肿瘤学顶级杂志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首次破解了“乳腺癌‘种子’如何破土而出”的难题。

    大约有30%~40%的乳腺癌病人会出现远处 转移。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刘强教授介绍,在乳腺癌各种亚型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三阴”乳腺癌发生脑、肺、肝和骨 转移的比例分别为20%、40%、20%、10%。

    “ 肿瘤细胞就像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就需要合适的‘土壤’,也就是 肿瘤微环境。”宋尔卫表示,“上皮—间质转化”是乳腺癌细胞发生 转移的关键步骤,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作为 肿瘤生长的“土壤”中数量最多的炎症细胞,也对 肿瘤转移有重要调控作用。

    为了解上述两者的关系,经过五年的研究,宋尔卫教授、刘强教授、苏士成博士等组成的团队,通过建立乳腺癌细胞株和人原代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首次揭示了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乳腺癌细胞比普通 癌细胞更具有激活巨噬细胞的优势。

    乳腺癌的“种子”既受“土壤”影响,也可反过来影响其生长的“土壤”,形成促进 肿瘤转移的恶性循环。刘强指出,研究揭示,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GM-CSF以及大量 肿瘤代谢产物乳酸,共同激活巨噬细胞,使得原本应杀灭 肿瘤的巨噬细胞反而变成 肿瘤生长的“帮凶”。

    研究还发现,通过降低细胞因子GM-CSF或趋化因子CCL18的功能,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 转移。研究对乳腺癌新型靶向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尤其是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均不敏感的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