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大众原创 >> 记事

    传递爱的使者----记日月峡义工阴淑芳

    媒体:原创  作者:许淑梅
    专业号:许淑梅
    2015/5/21 9:08:23

           

    每一个清晨,阳光穿过路边丛林,洒下碎金,绿树散发出浓郁的清香,湛蓝湛蓝天空下小鸟抖动着翅膀在林间婉转地歌唱,无名的小草也伸展着腰肢,风轻轻吹拂着,日月峡山林里到处弥漫着舒爽清新的气息。

       百寿乐苑更是一番迷人的景象。太阳很温暖照地在身上,长寿亭,汉白玉老寿星慈眉善目,微笑着恭候着游客;百寿健身步道黑白石子相间,被绿树黄花掩映着,四周是翠绿的挂着露珠儿的草坪;从百寿健身步道向右望去,金色的沙滩,与对面绿色的草坪遥相呼应,沙滩上矗立着几个原生态木结构的草亭,汉白玉雕塑鳌背观音,慈悲俯视众生;孔圣亭孔子,仁爱之心在传播着中华文明;未来亭里的墨玉石刻画的弥勒独树一帜,堪称一绝,宽容地在包容着一切;黑色的九曲桥延伸到七柱亭,亭中文曲星充满了智慧。古圣先贤有求必应。远处起伏的山峦与蓝天倒映在风车湖面,粼粼的湖水,波光潋滟,宛若异国的风情画。湖水顺长寿溪和晓月溪蜿蜒流出,水声潺潺......

    阴淑芳凝望着眼前的一幕幕,舒心,感慨。在日月峡做义工已第十个春秋了,恍如天昨,她眼里流盼着温情,萦绕着自己牵念和诚挚的心境:日月峡刻骨铭心地融入她的生命,她爱这里的一切。在这一方净地,她多想把这里的一切,这里的爱,这里的温暖传递出去啊!

       59岁的阴淑芳,个子不高,朴素,温柔,善解人意。说话声音柔和,健谈。眼睛炯炯有神,目光中透着真诚和执着。           

    2005年,48岁的她疾病缠身,从佳木斯来到日月峡做义工,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年。日月峡宛若她的母亲,她仿佛一个乖巧孝顺的孩子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融化在她博爱的光明里。这里的义工们就是她亲如手足的兄弟姊妹,他们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一同体味着劳动的艰辛,同享着奉献者的快乐,同饮着喜庆的甘露。她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母亲。她在这里找到了幸福,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幸福就是无论环境怎样,不断地,重复地,用心地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象蜡烛一样,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尽职尽责的人生是才是最充实的人生。

       每年,春寒料峭山上的冰雪还未融化阴淑芳就早早地来到山上。又是深秋时离开大山的。

       她清理过林地,在日峰看过大钟,卖过货,亲历了百寿乐苑,风车湖,植物园,十八罗汉底座等景点的修建,后期一直在百寿乐苑景区做着一名特殊的“导游”。无论做什么她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十年如一日,她目睹了日月峡每一天的变化。

                

                                        日峰优秀义工

        

    2006年,阴淑芳和段宜莲被分配到日峰卖货,是为登山的游客提供水,食品等必须的帮助。日峰海拔924米,全长2328米,路陡峭,难行。每天背着沉甸甸矿泉水,各种塑封的食品爬到山上。有一次她俩下班了往山下走,已经走了一段路了,突然听到有很多游客的呼喊声,有游客上山了。于是她俩扭头就往山上跑,到山上后两人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为了让游客喝到清凉的水,七台河老王挖了一个窖,每天下班她们将剩余的矿泉水放在里边。这时游客已经上来了,她俩配合得特别默契,阴淑芳带着游客到大钟前给他们导游,段宜莲跑到窖处去取矿泉水。本应用锹挖,可情急之下段宜莲却用手扒开窖口的土,当游客喝上清凉的矿泉水,又听到阴淑芳侃侃的解说,内心涌出无限感激之情。   

    不久段宜莲被调到鹿野苑,山上只剩下阴淑芳一个人了,一天大家正在吃早饭,阴淑芳听到孙亮向领导汇报:“日峰山上的房门被撬了,所有的小食品和啤酒都不见了。”门锁得好好的,怎么会被撬开?她觉得自己有责任,立刻放下饭碗,向日峰跑去。爬上日峰,一看门锁被砸开了,所有存的货一扫而空,环顾四周,突然她发现在桌子上有一叠钱,下面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到:“我们是来自大庆的,因为下大暴雨我们被隔在山上,又饿又渴实在没办法,将这里的食品吃掉,实在对不起,因为我们的钱都放在山下车里,只能把大家兜里仅有的零钱给您留下,如果不够下次再来一定补上,我们大家十分感谢,再见!”。阴淑芳泪水夺眶而出,实际他们留的钱远远超出了小食品和酒水的价格,她深深被莫名游客的举动感动了......

    游客多的时候,阴淑芳一个人忙不过来,她挎着钱袋在山上小房子的门口处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一边大声喊着给游客介绍登山的意义,一边为大家提供矿泉水、啤酒、火腿肠等食品。游客都下山了,就捡垃圾,没有一刻闲暇时。一次她看到大钟的东侧有矿泉水瓶,就过去捡,突然发现地上有三四堆牛粪,这哪来的牛粪呢?仔细一看上面有什么在动,原来是五六只棕色的蛇在一起盘卷着,几只小脑袋在上面涌动着,她走进屋中又看到地上有一条大黑蛇,又长又粗,她定了定神,说:“我不会伤害你的,大自然是你的家,也是我们共同的家啊!”蛇向她点点头,两眼直直的看着她一动不动,于是阴淑芳就对着蛇坐下来清点一天的账目。待她下山时还没等走多远突然听到林中哗哗哗的声音由远而近似乎是很大的动物撞击树木的声音直冲她而来。只见浑身是刺尖嘴巴很像刺猬的动物一下就冲到脚下,她吓得尖叫一声跳起来,那动物吓得扭头就往树林中跑,哗哗哗声音越来越远......这样每天在日峰和各种动物和谐相处,阴淑芳的胆子大了,比以往更加坚强了,内心更平静了。她每天一边下山一边将山上的林间的垃圾掩埋,并将矿泉水瓶都装到袋子中,有时能捡两袋子。背着矿泉水瓶下山仿佛收获了多少战利品一样。因为郑志超将买矿泉水瓶的钱,卖棉花给义工们做棉被,这让阴淑芳很感动。

    一次,要下班的时候,忽然刮起了大风天也阴了下来,林海和大铁塔在风的吹动下,哗哗哗,咣咚咣咚咣咚地响,象海啸的声音一样,阴淑芳一个人急匆匆地往山下跑。山雨欲来,山林漆黑一片,闪电,震耳欲聋的雷声伴着豆大的雨点倾盆直泻,她淋透了,扬起脸,张开口吸吮着雨水,任狂风呼啸,任雷电怒吼,任大雨冲刷,她默默祈祷:“雨啊请将我和众生的一切疾病荡涤干净吧!”立刻雨拍打在身上是温暖的,她一点恐惧感也没有,身心轻安......

       有一段时间经常刮大风下雨,由于施工任务紧没人看山,有人提出日峰山上功德箱内游客捐的善款怕被雨浇湿了,应将其取回。李博队长找到了阴淑芳,她放下手中的活急匆匆的赶到了山口,在登山的路上眼前的一切让她惊呆了,到处是被风刮断的树枝,还有随处可见的倒树,一片狼藉,已经没有路了。她的泪水顺着脸颊淌下,看着足有一人高的两棵倒树重叠在山路上,前进,还是返回山下?正在这时心中流出刘老师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火中栽莲方成器”的教诲,顿时她全身充满力量,于是从右侧穿过树林向上攀爬,爬了一段山路。自己觉得离山路越来越远,怕迷山又反回原处,将右腿竖起脚跟扣在树上,左脚蹬在下面,手紧握着树,一点点的登上去了,没想到透过树枝双脚“扑通”一下从一人高的倒树上掉在地下,树枝卡在她的脖颈处,她举起双臂将树枝压到腹部,一点点的向前迈去......下山后她向领导汇报了倒树的情况,领导立刻派木匠还有义工清理山路,雄伟的日峰又恢复了它特有的英姿。

        阴淑芳在日月峡总是被一些身边的人和事儿感动着,润泽着......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刷掉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迹。每一次感动都会斩断自性中某些我执着的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广。她深爱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这美好的事物和人同样会给她带来深层次心灵的慰籍。赋予她亲密友善,和谐真挚的情感。面对感动,她充满激情。感动化做无穷的力量,鞭策着她前行。犹如每天面对日出她会将温暖的爱传递出去。

            

                                        百寿乐苑的真情导游

         

    百寿乐苑全部竣工后有很多游客前来游玩,摄影,无意会踩踏在草坪上,大家都说建设这样好的文化亭台应该有人为游客作介绍,并管理秩序。当时文超提出:“我看阴淑芳行就让阴姐去吧”。李博大队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阴淑芳。大家都非常赞同,从此观音亭前多了一个义务解说员,一名义务导游。阴淑芳象一只百灵鸟,默默的守候在百寿乐苑。

    信任意味着使命和责任。它会化做奉献的力量。

    “我愿做播种机,愿做宣传队,传递日月峡公园的文化,传递健康,传递智慧,传递温暖,传递日月峡人的爱,让义工精神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走入这里,不负今生使命”。

    新的使命,新的挑战,又磨砺了阴淑芳,使她变得更加温煦温暖而又透明。照亮了他人,光辉互照,信心互增。

    曾经因为她的一身米彩服的身影,因为她一句真诚的话语,因为她一个期盼的眼神,以及那目光中流露出的坚定和执着,清晰于跃于人们记忆河床,鳌背观音度友情,朗朗乾坤下古圣先贤述文明。

    百寿乐苑是日月峡公园的一个重要景点也是展现公园文化的窗口,怎样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公园特有的三教文化亭台内涵传递出去,她下了一番苦功。

    每当下大雨,大家都在雨休时她冒雨独自走到百米长廊,把长廊里的楹联,每一个亭台的文化一一记在本上,细心体味其中深刻寓意。徜徉在八个亭台中领会每个楹联的深刻寓意,她被构思精巧和独具特色的建筑而折服,她和每一座亭台对应的雕像群,默默地对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百善孝为先,孝顺是天地之根,小孝爱父母,爱亲人,大孝,爱国家,爱社会,小爱引发大爱。身体力行去做。从小事做起,见到老人扶一把,见到垃圾捡起来......她看书学习,虚心请教他人,对文曲星不明白,主动找王幼竹的爸爸王老师问,王老师回家后翻阅资料,打电话告诉她;四座山脉的地理特征;找记忆好的王丽娟问;她很担心,怕说错话影响文化的传播。她又亲自问刘老师怎样讲,刘老师说:“你就大胆的讲下去,要学会应机和善巧”。老师话是鼓励,是鞭策,她茅塞顿开,充满力量。

    每天阴淑芳用心传递着日月峡的真情.游客来主动上前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不厌其烦地为游客讲解每个亭子的寓意,以及亭中楹联的含义,她深知,这并不是表面的亭子,雕相,和楹联,而这里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从这短短的沿途走过,上至2000千多年前,让游客感受历史,感受儒释道文化的魅力。几年来她接待了来自海内外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比利时,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内外各阶层,工人,农民,学生,机关干部,等数十万人次,妇孺有口皆碑,无论职务的高低,无论贫穷或富有,她都当亲人一样,耐心解答,用心讲解。

    有一次观音亭站着一位男士,仰望着观音,透过他的眼神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他满脸是汗,汗水混着泥水,脸上脏兮兮的,裤脚一只挽着,鞋上满是尘土。阴淑芳走到他面前耐心细致带着他一路为他讲解。他一句话没说,木讷地听着,从那以后他每年要领着很多的朋友到这里游玩,每次都笑着将朋友领到阴淑芳跟前。他们彼此并不知道姓名,但内心却有着不可说的心灵感应......

    2013年7月中旬,哈尔滨建筑工程公司一行8人,找到阴淑芳请她做导游,让她陪同登日峰。下山途中走在最后面的是一家三口,一个9岁的小女孩,他们上山时就非常艰难。女孩的爸爸,身体特别胖,妈妈脚穿凉拖,小女孩穿着小凉鞋,脚丫被树枝划坏了。爸爸非常心疼把孩子背在背上,可腿颤抖得挪不动步,他迫不得已的又将女儿放下。阴淑芳看在眼里,对小女孩说“来到奶奶这里来,我背你下山!”她蹲下身让小女孩趴在自己的背上,一双小手搂着阴淑芳的脖子,阴淑芳站起身来,两手扶横木扶手,慢慢地往山下走。小女孩身体的重量通过两个手臂全落在阴淑芳的脖子上,勒得她喘不过气来,两眼冒金星。背了一段路阴淑芳也坚持不住了,就把孩子放下来了,让孩子把着栏杆往下走。因为刚刚下过雨,为防止孩子滑倒,她便将自己的右脚踏下去,左脚不动,让小女孩的右脚踏在她的左脚外侧,慢慢向下移动,踩得阴淑芳鞋都是泥巴。走了一会,又把女孩再背起来,此时山路已没有栏杆扶手了,她两手背过去拖着孩子的小屁股,艰难地一步步向下走着。竭尽全力,她精疲力尽了,脑海中不断的闪现出无数英雄们身影,顿时肩膀和脖颈不觉累了,两条腿也轻盈起来,一步一步向下移动。两位家长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千恩万谢。阴淑芳说:“不要感谢我,这是日月峡教我这样做的”。

    无论是书屋还是冷饮厅只要有游客需要导游,他们找到阴淑芳,她从不推脱,一路热情的给游客讲森林养生,绿色养生的知识:日月峡负氧离子立方厘米高达35000个,雨天达到立方厘米40000个,堪称“天然氧吧”。登山的过程就是对身体进行重新调整的过程,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有清理病气,调整人体血液的作用,登山时会呼吸加快,可以把体内的病气,废气,浊气,堕性气体换掉,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射出氧气外散发出一种芳香的烯类气态物质,被吸收入肺后可杀死体内百日咳,白喉,痢疾,结核等病菌。大森林中富有的臭氧除了合成氧外,还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有分解异味和杀菌作用。森林中沁人心脾的奇香就是臭氧所致。登日峰就是登“健康之顶”,登山顶会看到云海雾海,山在脚下,人在雾中,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真正内涵。世间的一切金钱,名利,欲望会抛掉脑后,身心轻安。

    她侃侃道来,如数家珍,客游听得入心,也随着她的讲解尽情地体验,他们远离尘嚣,深深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有的摄影留念,有的静静地坐在树阴下,有的敲响日钟.....流连忘返,感受到了大山馈赠给自己的一切,忘记了登山的疲劳,主动围着阴淑芳和她攀谈,感谢她的讲解,感谢她为大家所做的一切......

    2013年9月的一天,周思佳打来电话让阴淑芳接待大庆一组游客。第二天阴淑芳早早就在公园大门口迎接大庆伊拉克鲁迈拉钻探组一行九人。她为他们介绍八卦亭,双亭榭,和正在抢修莲花池的义工兄弟姐妹们,又带他们参观了文化节展厅。周玉梅为他们讲解老年公寓沙盘,讲的非常精彩。他们听得兴奋不已,说:“日月峡的义工不仅能搞建设,还有这么高的文化素质,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队伍!”。中午他们自带午餐,阴淑芳将他们带到八卦亭,将桌椅擦得干干净净,从食堂借来碗,打来两壶开水给他们。下午又带他们登上了日峰。在攀谈中得知这九人休假,刚刚献过血,就来到日月峡。阴淑芳被他们感动了,在登山的路上,给他们介绍日月峡的未来,以及义工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他们离开日月峡的第二天,给阴淑芳发来短信:“感谢您的全天陪同,要说这次旅行给我们最大的收获,那就是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成为日月峡的一名光荣义工!”阴淑芳给他们回了信息:“你们为民献血,令日月峡人钦佩和感动,你们的举动将同太阳一样辉映在日峰的上空。”

    2012年8月,一行三人一男两女,男的中等身材看上去气度非凡,在观音亭前阴淑芳给他们作介绍,这位男士细细地品味着楹联问:“刘尚林是谁?”“是我们董事长”。看他们对刘老师楹联的题词特别感性趣,阴淑芳就带着他们从独觉亭到文曲亭,百米长廊前的每对楹联,长廊内的对联一一做了参观,他们对我们刘董事长非常敬佩并给予非常高的赞誉。阴淑芳又为他们介绍了绿色养生对人体的益处,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只见这位男士看看手表兴致勃勃地说:“走,我们登山去,能登多高算多高,”,一进山门就看到山坡上一堆一堆的核桃,他们欣喜若狂,以为是梨子,阴淑芳告诉他们这是核桃,只见那两位女游客捡起核桃争先恐后地问:“我们可以带回去吗?”“可以”阴淑芳将系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拿下来垫在山坡上为他们捡了满满的一毛巾核桃,这时那位男游客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赶紧回去了。他们的车开走了。一会,车又折回来了,男士走到阴淑芳面前笑着说:“小同志请你跟我来一下”,走到车前,他将车门打开拿出一本书并在书上签上了自己的电话说: “请你把这本书转交给你们董事长刘尚林先生,这是我送给他的。”待车开走后阴淑芳一看书名叫《苍天有情》,书的作者就是这位先生,上面有他的照片。他原是南京钢铁公司董事长、南京国资委副主席。他对我们公园及刘董事长非常认可,相信他们以后还会再来的。

        2013年7月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弥勒亭处拿着望远镜向着拱北峰望去,自言自语地说:“这里的自然景观蛮好”,阴淑芳对他说:“我们公园总面积29708公顷,现在在您眼前的只是初始化的建设,先生您是做什么的”?他说:“我是林联的”他将名片递给阴淑芳,原来他是:国际林联副主席、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专家库成员、国务院特殊奖金获得者岳书奎。阴淑芳和老人攀谈起来:老人讲“在海边沿海地区旅游,把他称作蓝色旅游”,“绿色旅游”也是森林生态旅游,他有其优越性,是海洋旅游不具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有植物精气,植物精气叫分哆精,分哆精的化学成分是植物贴类物质,双贴和单贴,英文的名字叫阿氟肽烯这些化学物质释放的越多对人的健康越有帮助......

        老人阐述了国际森林生态旅游养生的几大重要指标;如负氧离子含量、旅游舒适度、森林噪音、地表水、还有天然辐射剂量,阴淑芳向老人提出了许多问题。

        她对森林生态养生又有了新的认识,结合所学的,会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服务。

        2014年8月末,一辆白色的车向游乐园驶来,上面下来两位男游客,他们向观音亭这边走来,当时阴淑芳给他们介绍了:“日月峡国家森林公从2000年开始正式投入使用到今天没向国家求取毫厘,这全仰仗我们董事长仁德的魅力,无数人在这里捐资,无数人在这里奉献.我们老总从1990年致力于人体生命科学研究,很多人在他的声波瑜伽的教学下得到了康复,1998年又致力于森林生态养生的研究创办了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一举获得了‘中国名胜旅游风景区100强’,‘国际风景名胜生态旅游景区100强’,‘中国最优秀义工自愿者团队’等49种奖项。我们公园还要建设能容纳2000张床的老年公寓,老总常说他不想看到将来两个年轻人照顾四个老人,由于重病老人坐在轮椅上喂一口吃一口的现象,为此年轻人耽误正常工作,给社会又造成很大的负担。老年人在这里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老所为。为了给老人谋归宿,给后人撑起一片蓝天,我们这里需要几代人的建设。日月峡义工这种无私的奉献,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要世代相传的。”这时其中的一位男游客说:“我要听你们老总讲课”阴淑芳说:那太好了,随后又带他们到五牛广场对他们说:“我建议你们到五牛群雕后面看一下我们园区董事长说的话,非常震撼,那也是日月峡的文化。”他们认真的仔细的看了群雕碑文后,慢慢的向日峰山口走去,又仔细的看了看登山须知,那位要听课的男士说:“我要见你们领导”。阴淑芳又陪同他们一起回到了红房子,恰巧见到了刘老师,他们进行了长谈。后来得知原来他们是省森公总局的领导,是来检查工作的,他们对日月峡森林公园给与了高度的肯定。

    有许多游客好奇地问阴淑芳哪个学校毕业的,为什么能如此流畅地导游,阴淑芳常常谦虚地说:如果我做得不好希望大家提出意见,以便今后改正。

    刘董事长一次跟年轻导游赵志鹏语重心长地说:“你阴姨文化不高,又没学过导游,她用心去做事,赢得了的许多人的认可”。

    阴淑芳行云流水般的解说,以及用心的导游,游客们感受到,决不是华丽的说辞能打动他们,而是透过她的讲解人们看到了她纯净的心灵。看到了以阴淑芳为代表的日月峡义工那美丽的心灵。看到“为天下老人谋福利,为未来子孙撑蓝天”这一宏伟誓愿缔造出中国最优秀志愿者---一群无私奉献的楷模!

    阴淑芳把认真做事当作快乐,她深知,日月峡给予她新生命,是日月峡,使她成长,感恩这方净地,感恩这里的人们!

    由于工作努力认真,赢得了大家尊重和认可,大家一致又推荐她做百寿乐苑景点负责人。担当,这是自己的责任。阴淑芳考虑的事情更多了,眼界拓宽了,格局更大了.......

     

                                         特殊的掏粪工

                   

    在日月峡义工中,阴淑芳,被称做美女,她不仅用朴实的语言打动无数旅游者,她更用任劳任怨的行动,展现了美好的心灵,诠释着爱的真谛。

    200810月,过去清厕所义工张灵芝下山了,阴淑芳一声不响的承担起了清掏厕所工作。一干就是6年。

    掏大粪这个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阴淑芳告诫自己,这是向自己挑战的机会,对自己,毫不留情面,这个挑战对她来说是个难以超越的课题;从小长在城市,根本没干过这活。阴淑芳是个特别干净的人,况且有气味过敏症。只要闻到特殊气味,就呕吐头痛。自从到日月峡做义工后这种病渐渐好了。一百多人上厕所,户外厕所,几天不掏,就是大问题。她看在眼是里,急在心上。

    因为白天有工作要干,所以阴淑芳选择了早晚或中午午休时清掏厕所。夏天早早起床掏厕所。有时利用阴天下雨不出工的时间。冷天因冰冻,臭味还小一点,到了夏季三伏天,臭气熏天,不可闻,清掏粪便可想而知。阴淑芳因为不会干,也没有经验。她手拿着锄头一点一点地搂,从男厕所第一个洞开始搂,黏黏糊糊的大粪黏在锄头上,抖也抖不下来。后来就用铁锹撮,一个洞一个洞地撮,然后再换一个十几斤重的长铁勺,把传过来粪便全部搂到三米多长,半米多宽的粪池里。刚开始掏完粪就去洗漱,换衣服。可后来慢慢习惯了,也熟练了,掏大粪宛如撮黄土,轻松加愉快!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义工们都投去赞许的目光。

     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不仅清洁了厕所,同时还为公园农业组囤积了上好的农家肥,为公园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浅的语言落在文字里太过于苍白和单薄,往事随风,飘散在远去黄昏的雾霭中;那些拥抱过的人,握过的手,说过的话,唱过的歌,流过的汗......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在无数的夜里,回味着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感动,我们都曾经过,然后在时间的穿梭中,一切成为永恒!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滞留在光明之中,而是当她凝望远处的光明时,义无反顾地放下一切,朝它奔去,淬火一样煅造自己。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空里,她微笑着,守候着,付出着,珍惜着,包容着,关爱着,温暖着,分享着......把在这里获得的热和光传递出去。那种暗香,如空谷幽兰,芬芳,掠过生命,那是一种无声的,默默感动他人的人间奔行,感动留下一串闪光的足印。当人们也寻着这足印沐浴在感恩的光明之中时,她是那样欣慰和快乐!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