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 热点秘闻

    做大做强,湘潭让油茶长成农民的致富果(民生林业 富民惠民)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肖淦
    专业号:湖南林木种苗
    2015/12/14 11:12:47

    作者:肖淦

    每年“寒露”“霜降”时节,湖南省湘潭县射埠、谭家山、中路铺等地的外出务工农民都会不约而同地准时返乡,他们回家主要为了一件大事:采摘油茶籽。

    经过近年的发展,湘潭县油茶产业交出了“形成1个产业集群,100余家企业大户参与经营,农户增收1000元以上,建设示范基地6万亩,年产值6亿元”的成绩单,湘潭县油茶产业还被列为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发展项目。

    油茶产业已经形成规模

    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湘潭县的茶油深受大众喜爱。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湘潭县林业局推进林地流转,发展油茶产业,形成一个油茶产业集群。目前,以射埠镇为中心,中路铺、谭家山、云湖桥等乡镇为重点,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0万亩。

    湖南林之神鸿盛油茶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农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省市龙头企业相继在湘潭县射埠、谭家山、云湖桥等乡镇选址落户,建立原料供应基地、精深加工厂房,搭建起成熟的成品销售渠道。同时,林之神等企业、林业大户在石潭、云湖桥等乡镇建立良种油茶苗采惠、育苗、低改等油茶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油茶产业集群在蓬勃发展。

    湘潭县30万亩油茶林的油茶籽产量达2000万公斤,可榨取茶油500万公斤,油茶产业年产值达6.8亿元。目前,湘潭县投资1000万元以上发展油茶的企业有4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油茶加工企业有5家。

    品牌促高产油茶林建设

    实施品牌战略建设,不仅有利于占领行业制高点、抢占市场份额,也有利于产品的宣传与推介。

    湘潭县把品牌打造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设。湘潭县现有茶油品牌5个,品牌效应提高了经济效益,带动油茶产业不断发展。“十二五”期间,湘潭县各级政府、林业部门积极扶持150余家县内公司、企业、大户参与油茶生产经营,改造低效油茶林18万亩。

    集体林改后,湘潭县林业部门为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给予发展油茶产业的企业、大户“项目优先,政策优惠,服务优良”等扶持政策,筑穴引凤的效果十分明显。农其、百里醇等公司在租赁山地后,通过引入优良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技术,以每年新造5000亩的速度建设高产油茶示范林。同时,这些企业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带动林农参与油茶生产经营,在全县实施新造和低改100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基地39个。

    基地连片带动农户增收

    湘潭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给企业、大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还为2.6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有近6万户农户获得经济收益。

    百里醇公司在射埠、中路铺、谭家山均建有原料供应基地,德余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以合作的形式在河口镇共同经营油茶林。无论是企业租赁山地,还是合作社经营油茶林,油茶企业为周边农户带来了租赁、劳务等收入。据百里醇公司介绍,公司在中路铺镇太平村的油茶基地,每年管护需聘请劳务50人,投工投劳5000工日,每个工日工资100元。在油茶籽采摘季节,公司支付近3万元的人工工资。若进入盛产期,采摘工资还将翻10倍,农户参与管护、采摘后,每人可增加年收入至少1000元。

    正因为企业、大户的示范带动,农户的积极参与,让湘潭县油茶产业的“雪球”越滚越大,“上规模、立标准”成为湘潭县油茶产业发展重点。

    湘潭县林业部门依托以射埠镇为中心的万亩老油茶林,通过科学规划,连片实施等举措,逐年落实中央财政油茶产业、省级油茶产业等重点项目,一改原来“小、散、远”的经营状况,实现了油茶林的集中连片,并打造了“市级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目前,湘潭县已建成的良种油茶示范基地39个,面积6万亩。其中,面积超过1万亩的基地1个,3000亩以上的基地3个,500亩以上的基地5个,100亩以上的基地30个。湘潭县还建立了省定点良种油茶育苗基地3个,面积200余亩;采穗、育苗、嫁接、种植、低改一条龙示范基地5个,面积达2000亩,全县良种油茶苗年产量达800万株。

     

     

    作者:肖淦

    每年“寒露”“霜降”时节,湖南省湘潭县射埠、谭家山、中路铺等地的外出务工农民都会不约而同地准时返乡,他们回家主要为了一件大事:采摘油茶籽。

    经过近年的发展,湘潭县油茶产业交出了“形成1个产业集群,100余家企业大户参与经营,农户增收1000元以上,建设示范基地6万亩,年产值6亿元”的成绩单,湘潭县油茶产业还被列为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发展项目。

    油茶产业已经形成规模

    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湘潭县的茶油深受大众喜爱。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湘潭县林业局推进林地流转,发展油茶产业,形成一个油茶产业集群。目前,以射埠镇为中心,中路铺、谭家山、云湖桥等乡镇为重点,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0万亩。

    湖南林之神鸿盛油茶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农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省市龙头企业相继在湘潭县射埠、谭家山、云湖桥等乡镇选址落户,建立原料供应基地、精深加工厂房,搭建起成熟的成品销售渠道。同时,林之神等企业、林业大户在石潭、云湖桥等乡镇建立良种油茶苗采惠、育苗、低改等油茶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油茶产业集群在蓬勃发展。

    湘潭县30万亩油茶林的油茶籽产量达2000万公斤,可榨取茶油500万公斤,油茶产业年产值达6.8亿元。目前,湘潭县投资1000万元以上发展油茶的企业有4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油茶加工企业有5家。

    品牌促高产油茶林建设

    实施品牌战略建设,不仅有利于占领行业制高点、抢占市场份额,也有利于产品的宣传与推介。

    湘潭县把品牌打造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设。湘潭县现有茶油品牌5个,品牌效应提高了经济效益,带动油茶产业不断发展。“十二五”期间,湘潭县各级政府、林业部门积极扶持150余家县内公司、企业、大户参与油茶生产经营,改造低效油茶林18万亩。

    集体林改后,湘潭县林业部门为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给予发展油茶产业的企业、大户“项目优先,政策优惠,服务优良”等扶持政策,筑穴引凤的效果十分明显。农其、百里醇等公司在租赁山地后,通过引入优良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技术,以每年新造5000亩的速度建设高产油茶示范林。同时,这些企业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带动林农参与油茶生产经营,在全县实施新造和低改100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基地39个。

    基地连片带动农户增收

    湘潭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给企业、大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还为2.6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有近6万户农户获得经济收益。

    百里醇公司在射埠、中路铺、谭家山均建有原料供应基地,德余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以合作的形式在河口镇共同经营油茶林。无论是企业租赁山地,还是合作社经营油茶林,油茶企业为周边农户带来了租赁、劳务等收入。据百里醇公司介绍,公司在中路铺镇太平村的油茶基地,每年管护需聘请劳务50人,投工投劳5000工日,每个工日工资100元。在油茶籽采摘季节,公司支付近3万元的人工工资。若进入盛产期,采摘工资还将翻10倍,农户参与管护、采摘后,每人可增加年收入至少1000元。

    正因为企业、大户的示范带动,农户的积极参与,让湘潭县油茶产业的“雪球”越滚越大,“上规模、立标准”成为湘潭县油茶产业发展重点。

    湘潭县林业部门依托以射埠镇为中心的万亩老油茶林,通过科学规划,连片实施等举措,逐年落实中央财政油茶产业、省级油茶产业等重点项目,一改原来“小、散、远”的经营状况,实现了油茶林的集中连片,并打造了“市级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目前,湘潭县已建成的良种油茶示范基地39个,面积6万亩。其中,面积超过1万亩的基地1个,3000亩以上的基地3个,500亩以上的基地5个,100亩以上的基地30个。湘潭县还建立了省定点良种油茶育苗基地3个,面积200余亩;采穗、育苗、嫁接、种植、低改一条龙示范基地5个,面积达2000亩,全县良种油茶苗年产量达800万株。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