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大众原创 >> 记事

    小人书 大画家——缅怀著名画家杨永青逝世五周年

    媒体:原创  作者:王松兴
    专业号:王松兴
    2016/6/20 9:44:50

    著名画家杨永青游河南

    文/王松兴

    2010年3月,资深儿童图画美术编辑、著名连环画家杨永青先生携夫人来到河南观光旅游,十余天的行程,领略到了壮丽秀美的风景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更感受到了河南人的奋发向上、充满豪情。特别对河南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迈进的业绩大为称赞,笑曰:故地重游,受益匪浅。

    为何杨老要说故地重游呢?原来他在“文革”中被打成“反动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下放到河南信阳潢川劳动改造,杨老和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是莫逆之交,文革中胡耀邦总书记多次因庇护杨老受批挨斗,直到拨乱反正后才得以平反。期间,杨老还创作一幅自嘲漫画:半露身,一边在挑茅粪、半个厕所半个人,自题:“我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好人我接受改造,是坏人我热爱劳动”。

    近些年,80高龄的杨老身体一直欠佳,自从接触著名中医石国际大夫后两人成了忘年交,勾起杨老故地重游的强烈愿望,由于离行前他感到腰部不适,上了火车后腰痛难以坐卧,他对老伴说“这下可热闹了,够石大夫受了,看来这次旅游难成”。难怪他一下火车,见到石大夫第一句话就风趣地说:“人交给你了,收条打了”。

    见此情景,谁也不敢麻痹大意,石国际一行当即就把杨老送到济源市黄河骨病科医院,找到和杨老乘坐同一列车回来的周卫东院长,周院长给他检查后,打了一针封闭针,取了几天药,安排好如何服用,十分钟后杨老已能健步行走,一直到杨老夫妇离郑返京身体尚好。杨老高兴地说:“周院长真是神医,河南不亏是医圣故里,南阳有张仲景,王屋山上有孙思邈,周院长家又是王屋山的人,我第一站就上王屋山,有医圣保佑,有石大夫作陪,我什么都不怕”。

    创作不辍  艺术常青

    考虑到杨永青年事已高,耳朵失聪,沿路走走停停,相互之间的交谈大多是在纸上进行。考虑到杨老夫妇的安全问题,此行没有乘揽车登山顶,只前往阳台宫、银杏树下和愚公群雕、不老泉等安全地段闲走游玩,品不老泉水,尝山间野味倒也蛮有情趣。杨老随身携带相机,遇景即拍,他说:“我上不了山,但我只要把景色拍下来,回去后画成画,在网上看王屋山也一样高兴”。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王屋山上山花烂漫,不老泉边流水叮咚。

    此情那景,正走着,杨老突然听住了脚步,用手对耳做半捂状,表情夸张,满脸认真,紧锁眉头,然后笑对惊讶的大伙说:“神了,我的耳朵很争气,我能听到久违的清泉流水的声音了。”

    在王屋山两天的短暂逗留,杨老发现了两个大木菌,一件呈扇形状,长约35公分,高30公分;另一个呈星空天海之状,长约30公分,高25公分。此物生长在千年以上老树上的一种木质寄生物,质地坚硬,状如磨菇。杨老称乃奇异珍宝也。

    杨老反复揣摩,若有所思道:“济源市槐姻是天仙配的传说故事,在这是发现这个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这真是苍天有灵。”

    杨老略加思索,便在扇形的木菌上画了一幅吉祥仙女图,神态自如,飘然而至,呼之欲出,画面与木菌之扇面状,比宣纸作画效果更为独到,堪称一绝,举世无双。众人从多角度、各侧面地反复欣赏,无不叫绝。石国际大夫手捧木菌更是爱不释手,回去还专门定制了玻璃框,摆置家中,视作家珍。激动之余,他还赋诗一首:奇光异彩非固景/单有人笔安逸情/心随我意方入境/云横九派仙女动。

    而另一块木菌,杨老一直仔细端详,反复构思后讲到:“在愚公移山的地方发现精卫填海的天然奇异木菌实乃天意”。就这样,一幅精彩的精卫填海之作诞生了,木菌外形再加精工细笔,相间宜彰,更有古人长歌抒怀之豪迈,一块木菌煞然增色,精彩纷呈。

    杨老自信地说:“这两件奇异珍宝是一种天美之作,实属巧合,我画了一辈子人物画,能在这种宝物上作画,此生幸也。我是个无神论者,但对自然界的巧合现象很感兴趣,如去年在河南新郑拜祖大典上出现的彩虹,都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太平盛世和谐繁荣的征兆。这次在王屋山的风景区我虽不能登上老爷顶,发现了这种两件珠物,也实属三生有幸。我在山沟里捡了两块小石头带回北京根据我的灵感去创作一些精品,回赠王屋景区,我在老银杏树下耳聋失聪三年之久的耳朵听到了不老泉的叮咚声,我在这里画一幅‘听泉’感谢愚公先生。”

    杨老创作激情颇丰,灵感一来,精力充沛,似乎艺术无处不在,这都得益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一日他见石大夫家中摆设的一件石雕略显单调,就动手刻了一个“神”字,附带两行小字:仙翁本姓石,济世有良方。意即此石雕乃属石大夫所有,并赞誉有儒医之称的石大夫医术高明。然而整块石雕的艺术观赏性却无不叹为观止,真是神了。

    嘱咐镇长  修好公路

    根据杨老的意见,他说名山大川不一定都去,大别山和太行山,分别为镶钳在豫南和豫北边缘上的两颗明珠,大别山他在文革期间已经领略过了,现在就差太行山了;还说在电视、网络和书刊上能看到的就尽量不去,领着去看一些车能开到的,有山有水的,风景秀丽的山水他就足矣。

    于是,开始了第二个行程,北上太行游盘谷。这次陪同杨老夫妇的有青年山水画家彭宝旺、济源市克井镇副镇长曹永明、司机邓伟等一行九人,驱车来到了济源市克井镇河口电站,随着盘旋蜿蜒的公路由山谷到山顶,由山顶到山谷,山青水绿,郁郁葱葱,促使杨老有了返老还童的喜悦,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性,在寨河的吓魂潭,杨老脱下了鞋,跳入沁河水中,捉虾戏水,拍摄山景200余幅,当看到了沁济蟒渠时,老人激动不已,他说河南人民了不起,两个人工天河都在河南,林州的红旗渠,济源的引沁济蟒渠(又名“东方红渠”,现改名为“愚公渠”。)是河南人民战天斗地历史见证。他早就知道河南有人历时几年把引沁济蟒渠画了一幅百米长卷,这是愚公精神的又一体现,愚公家乡人民不简单,能与自然斗修出人工天河,又能用艺术手法再现当年,据说引沁济蟒渠百米长卷已被艺术圈内人士炒作到上千万元,可见工程之浩大,艺术之精湛。

    当杨老得知前边河口要建水利发电站时,杨老拍着青年画家彭宝旺的肩膀说:“你是个青年画家,又是专门画山水的,一定要展示这里的美景,赶在电站动工之前把这里的山水自然景观以长卷形式画出来,你原来画的太行山二十五米长卷就很了不起,把王屋山与太行山的交汇处连在一起,再把林县的红旗渠太行山脉画下来,也创作一幅百米长卷。作为艺术家要用自己的艺术为人民做点贡献,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美丽的自然,中原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改变了自然。这是自然与历史赋于我们的使命,你是年青人多吃点苦用心去画,用心去感悟。94岁高龄的中国山水画泰斗秦岭云老先生出生在河南辉县,你创作完后我让秦老给咱们改,我这个‘小人物’老同志用自己的特长去添些人物插图,咱们携手共创出美好的艺术作品报答大自然。”激动的大伙暗自惊讶,80岁高龄的杨老思路是那么的清晰,记忆是那么的好,他作为一名艺人,连济源的引沁济蟒渠和林县的红旗渠他知道,秦岭云是哪里人他知道,济源艺人画出的百米长卷他更是了如指掌,真乃奇人矣。

    天色已晚,我们驱车下山到盘谷寺时,杨老说上去看看,说这里风景一定很美,乾隆皇帝来游过,韩愈的盘谷序也出在此处。还说这里盛产天坛砚,天坛砚应大力宣传,重达5000斤的黄河神龙巨砚也是这里的张书碧先生所作,真乃是鬼斧神工,人杰地灵。

    这时,他拍拍曹永明镇长的肩,拉着他的手说:“小镇长,听说你是管修路的,一定要把盘谷寺这条路修好,让更多的人来此一游,了解河南,了解济源,这可是个方向路线问题啊。”所有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曹永明镇长用笔在纸上写到:有您老人家的指点,和谐美满的路我们这一代一定能修好。

    听完这个回答,杨老当即吩咐司机把自己在王屋山上作的“听泉”画送给曹永明同志,并告诫他记住:“老愚公在听,孙思邈在听,乾隆皇帝在听,韩愈在听,我们都在听,听和谐幸福的泉声”。

    荣誉镇民  倡导休闲

    次日,我们一行登上了济源南山,到河南省绿色氧吧森林公园赏槐花观竹林,去悠然山庄品野味,在小浪底水库看瀑布。

    我们驱车随着小浪底的备用公路盘山而上,因是暮春,沿途扑鼻的槐花香气四溢,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当我们在揽竹亭下车时,听到沙沙的竹林风涛,杨老健步下山深入竹林,在林中杨老兴奋地说:“我听到鸟鸣了,我耳朵恢复了,这里太好了,太神奇了,”

    大家更是高兴,此行每到一处杨老的听觉都有所恢复,当天相互间的交谈便取消了笔墨,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当杨老得知这里就是石大夫的家乡后,他高兴地说:“石大夫,这是你的家乡,你应多为家乡人民做点好事,你把这里的一沟一凹,每个一拐弯,每一个自然村庄都给我详细写一写,这里是绿色氧吧,休闲圣地,但要增添文化气息,把这里造成一个休闲娱乐的文化景点”。石大夫回答道:这里的村庄有马凹、安腰、龙王泉、老泉源、孤树、三皇沟、三脚登、油房庄、椿树腰、栲栳等。说到栲栳时,杨老示意好了,即兴便谈到:栲栳就是王质烂柯故事的发源地。随后,杨老就把这历史典故创作了一幅作品,把这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

    杨老说,每一个历史自然村庄都有他的起因,都有一个小故事,你们帮我把资料收集一下,我帮你们画成一本连环画册,使每个来这里游览的人都享受到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气息,在每个景点都矗立起一块醒目的大自然景观石,我回去后邀我老朋友们为此题词、赋诗,让贺敬之、孙轶青、马萧萧、蒋有泉等野草书画社的老同志挥毫泼墨,写词赋诗,把这里真正建成一个绿色的氧吧,文化娱乐的圣地。

    随行的河南省老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王友谊告诉杨老,以后将在这里成立河南省老艺术家的创作基地时。杨老表示,能在这里设立老艺术家创作基地,他一定参加,而且邀请他的老朋友们也参加,以后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会回来看看,和艺术同道们在这里聚一聚,尽到艺术界人士应尽的责任。

    当杨老知道这里很快就要召开第三届槐花节时,老人当场挥毫题诗一首:一年一度槐花香,今年花开不寻常,崛起腾飞关键词,和谐发展新气象。并为“悠然见南山” 泼墨题词。

    陪同的赵中兴副镇长对杨老对镇政府工作的兴趣和厚望非常感动,特邀杨老夫妇作为这里的“荣誉镇民”。杨老欣然应允,还随口吟诗一首:头枕太行山,脚登黄河滩,悠然山庄正中间,绿色氧吧来消闲。

    植树造林  关爱儿童

    河南省老艺术家植树节活动刚好在杨老夫妇河南之旅期间进行,当我们把这一消息告诉杨老后,他非常高兴一定要亲自前往,早上他六点钟就起来洗涮就餐作准备,但天公不作美,下起雨,大伙一再劝阻杨老休息,但杨老执意前往,他说:“今天的机会多难得,河南省众多老艺术家们都参加,我不去和他们一块植树多遗憾,况且是植树,在北京我也经常参加一些老年人植树活动,但北京的树太少,最多的地方是五棵松,今天我要在河南老艺术家植树活动中植上五棵柏”。

    这次植树活动是在荥阳市青龙岗纪念园,杨老夫妇和河南省老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葛纪谦,摹本大师、印章吉尼斯大全的荣获者李成涛等老艺术家们共同挥锨植下了五棵柏树,并浏览参观了刘禹锡纪念馆。

    午饭后,在河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一场艺术家联欢演唱会,艺术家们争先恐后各展绝技,书法家们挥亳泼墨大展风彩。杨老感叹到:年青的时候,我也非常喜欢河南的豫剧、曲剧和越调,但现在耳朵聋了,听不到了,我只能看,只能写。当他看到四岁的小擂主史悦琪小朋友表演时,乐队声声,锣鼓阵阵,演员表演得认真和精彩,杨老的听觉又再次恢复,激动的他上台抱起小悦琪连连夸赞:“了不起,了不起”。

    杨老一直从事儿童图画美术编辑工作,深谙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儿童,更为有这样一批艺园新秀而振奋。他说:“我搞了一辈子儿童工作,我最了解儿童的心理,他们是中国戏剧的未来。以前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小孔莹,今天在这里又能见到史悦琪小朋友和邢怡青,曹芳慧等一批小艺人,真的后继有人哪!”说完,他走上台挥毫写下了:母亲河,民族魂,今日腾飞有精神,无限生机又逢春。

    当天晚上,先到郑东新区参观,看到郑东新区的变化,他连连称赞真是不可思议,中部崛起看河南真是名副其实。可到二七塔参观时,看到四周的人行天桥环绕二七塔一周。杨老略带遗憾地感叹道:变化太快了,四周的高楼大厦把二七塔给淹没了,郑州的崛起,中原的变化,已把二七塔给变成了历史了。

    追溯太极  又上云台

    杨永青先生和夫人都喜欢打太极拳,他提出一定要到太极故里看看去,到陈氏太极的发源地走走。我们在温县找到了有“秀才”雅称的温县人民法院院长乔国立同志,在他的陪同下参观了陈氏太极故里,看完之后杨老听了乔国立院长的介绍,他滔滔不绝的谈起了温县,他说:“温县是个好地方,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温县就是全国第一个吨粮县,温县在历史上出过司马懿,出过陈氏太极拳,近代出过不少名人,现在的王梦魁,郑怀义,在外工作的人员有很多好秘书,又是个秘书县。”大伙真佩服杨老的才识过人,博识强记,知识太渊博了。

    从太极馆出来,我们来到了黄河大堤上,看到滔滔黄河,杨老的艺术灵感又来了,他取出了照像机开始了他的艺术拍照,他说:“我画小儿作品多,这次来河南,几次过黄河,到过小浪底,来到黄河堤再看太极河洛交汇处,明天又要上云台山,这次来河南由太行山到小浪底,可谓南征北战,这次来黄河滩又上云台山真是北征南战”。

    夜宴是在一家农家小店举行的,河洛岸边,不远处的农村田地里,传来阵阵蛙鸣声,久违的声音让人倍感亲切,那是最原始的歌唱,杨老的听觉再次恢复如初,仔细聆听,细细品味,良久才离开。

    在席间,杨老诗意大发,随即作诗一首:“黄河宽,洛水长,芳草萋萋见牛羊,堤上小店飘酒旗,蛙鼓阵阵奏乐章,鲤鱼鲜,野菜香,天作穹卢地作床,脚下滔滔黄河水,不如乔君情意长。(乔君,指乔国立)

    早在几年前,杨老就关注着云台山的旅游变化,他说:“在我的印象中,焦作是一个很小的黑煤城,怎么转眼间变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旅游城,2004年云台山的旅游收入能居全国旅游城市收入的第二位,引起全球关注的焦作现象,云台山是北方桂林,不去实在太可惜了”。

    大家考虑到杨老夫妇的身体力行,山高路险,恐怕难以行成,但杨老自信的说:“去吧,没事,我们今天不是看了陈氏太极拳,我会打太极拳,况且还有杨露蟑、我杨家人保佑此行一定能成。”

    下一站,便是云台山了。在游人如织的温盘峪,他忘记了险与累,拿出相机一个劲的拍照,由于杨老白发白眉毛,引起了不少游人的注目,把他当成了一个白发道人。

    该峡谷又窄又深,谷长一公里,宽三至十米,深八十余米,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有“盆景峡谷”的美誉。明代怀庆府知府徐以贞诗赞:“何年鬼斧壁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高挂珠帘飞乱雪,直垂银珠吼千雷。神龙爱僻潜还见,好鸟依人去复来。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

    温盘峪山路窄深,常人旅行还得小心翼翼,可杨老健步不已,拾级而上,大家真为他捏了一把汗,一直到平地处才松了一口气。杨老风趣地说:“我心里有底,上不来有司机邓伟在,他胖,能背我”。把大伙都逗乐了。

    简单的午餐后,我们又进入了小寨沟,这里更引起杨老的极大兴趣,每个景点都触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一边拍照还一边构思比划,仿佛一幅幅画面拾手即得。

    到了唐王试剑石处,杨老感叹风景之妙绝,说要是在哪一块大石碑上能留下一首千古绝唱的诗词,那云台山就更美了,蕴涵的文化品位就更加丰富了。

    天已暮色,我们准备下山,杨老说:“说实话不知是什么力量,我也不敢相信我今天这么厉害,我也真把吃奶的力气使出来了,现在走路不敢停,一停就走不动了,这会用装模作样这个成语来形容我确实恰如其份,这几天喝的黄河水,吃的铁棍山药,加上杨露蝉的保佑,乘上了关公老的忠义千秋马。”几句话把大伙逗得乐开了怀。

    文化强省  河南打造

    杨老夫妇回京前夕,感慨颇多。他语重心长地说:“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但我并没有忘记河南人民,河南地处中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前些年听到一些社会上的流言蜚语,诋毁河南人民,我倍感气愤不平,中央把徐光春同志调往河南是个英明决策,有文化的大省必须有文化的领导,河南要打造文化大省,正在跨越迈进,河南除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外,还是个书画大省,根深叶茂,近些年还流传说:全国书法看河南,河南书法看开封。中国的美协主席靳尚谊是河南人,中国的书协主席张海是河南人,中国的山水画泰斗秦岭云是河南人,难道说这是巧合吗?河南是文化大省、戏剧大省、武术大省,中部的崛起就看河南了。河南的戏剧真了不起,在全国戏剧受冷落的时候,“梨园春”的推出,拯救了中国的戏剧,唱红了河南,擂响了中国,响彻了世界,河南的少林寺武术,陈家沟的太极拳,红极了全球,推出中原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河南的历史文化、中医文化等等,等等太多了,发掘开发文化产业不是靠玩弄权术的人能搞成的,而是必须靠有着一定文化函养的决策领导才能实现的,徐光春书记这几年在河南的工作功不可没,这是中央决策的英明,是中原人民的福星,是河南中部崛起的带头人,我做为一名老艺术家在此向光春同志深致谢意。做为一个河南人民应该感到自豪和光荣,十年前的河南人,现在的河南人,再过十年的河南人,一定今非昔比,让我们拭目以待。”

    杨老作为一个老艺术家,他说,愿意在他有生之年用自己的艺术为河南人民做点事,尽一点微薄之力,还交代石国际大夫尽快收集河南老艺术家资料,敦促把济源南山的老艺术家创作基地搞起来;再到相关文化部门把河南的老艺术家们、包括梨园擂主、艺术童星资料整理好,准备用他的一技之长编写成连环画册,以谢河南人民。

    杨老还说,回京城后,他一定约他的老朋友们共叙河南美景,让文化艺术圈的朋友们关注河南,畅游河南。(转自《中原书画艺术名家》)

    【杨永青简介】杨永青(1928-2011)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擅长版画、中国画、图书插图。先后历任华东青年、中国青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编审,发表版画百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收藏。曾获全国少年儿童图书评奖美术一等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及中国出版署多种荣誉奖,获国务院妇女儿童协调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个人及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奖章”等荣誉称号。杨永青先生在为广大少年儿童编辑、出版优秀儿童图画书籍的同时,也创作了各种儿童图画书220多种及大量插图,20余种儿童画册以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他创作了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连环画册及郭沫若作品集(中册),以及《刘胡兰》、《刘文学》、《刘胡兰》、《王二小》、《高玉宝》、《雷锋》、《王杰》、《赖宁》等大量的小英雄,大家耳熟能详的《马兰花》、《司马光》、《神笔马良》、《大灰狼》、《马兰花》、《小燕子万里飞行记》、《琵琶记》、《长恨歌》、《桃花源记》、《唐诗三百首》、《中国传统故事画库》等连环画均出自杨老之手。离休后的杨永青坚持创作,主要从事中国画及版画创作,专长传统人物画线描,代表作有《屈原九歌长卷》《观音造像》等,出版著作有《天地寸草心》。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