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慰问贫困家庭
关爱孤寡老人
关爱抗战老兵
组织爱心募捐
5月初,武平县行政服务中心司法窗口。一位阿姨没说完几句话,就掩面而泣,夺门而出。这个举措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上前问候得知是女儿患有尿毒症患,又被丈夫抛弃。第二天,她拿出500元递给了这位阿姨,谎称是爱心人士善款。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今年的2月15日,她拿出一个800元的红包给城厢地贫儿刘钰鸿妈妈,说是一位爱心人士给小钰鸿的。2016年春节前,武平东留镇、中山镇两户家庭喜添多胞胎,她通过福建义工俱乐部筹集到了爱心善款,为这两户多胞胎家庭分别派送了一个9000元的“大礼包”。
哪里需要帮助,她就在哪里出现。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自内心,英姿飒爽。义工们都亲切地称她为修大姐。
她叫修美英,现年45岁,武平县平川镇七坊村人,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武平分公司职工,武平义工联合会义工。
修美英于2013年初加入武平义工联合会,有了志愿者的“标配”——一件红马甲、一顶小红帽。从此,她融入红色暖流之中,身为武平义工联合会妇工委主任的她,不辞劳苦,身兼二职,还负责武平义工联合会的一个后勤仓库,每天要分拣爱心人士送来的旧衣物、旧家电、鞋帽、文具等等,给每一份赠品进行选择归类。
这是琐碎拉杂的差事,她却忙中找乐。每次将爱心人士捐赠物品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时,看着他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里闪动激动的泪花。她内心涌动莫名的喜悦,觉得一天疲惫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修美英还带头捐钱捐物,用实际行动感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义工队伍,给更多贫困家庭送去温暖和希望。
一个人做一两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个人坚持办实事办好事。四年来,修美英积极走访贫困家庭、特困生,帮扶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是她业余时间乐此不疲的坚持。用自己的纯朴与行动,呼吁更多爱心人士资助贫困群体。修大姐还一对一长期资助一贫困学子,现己有四年。
2013年4月,在贫困生入户调查时,她了解到在武平实验小学小文(化名)家庭不幸,孩子因父亲的意外身亡变得孤僻,常常躲在被窝偷偷的抺着眼泪。修大姐主动提出,让我来资助这位孩子吧。有了修美英的关爱和热情,孩子很快变得开朗起来,像个小大人似的,经常叮嘱上夜班的妈妈保重身体。假期时间,还会和妈妈一起做些手工活,补贴家用。小文懂事了,学会了坚强。
2015年5月,修美英参加了长汀河田二中“手拉手,心连心”大型公益活动,成功开导了一位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她叫阿珍(化名),现由一位七十多岁的父母抚养,因为受到父母亲生儿女排斥,一直郁郁寡欢,厌世不公。通过修美英耐心开导,阿珍明白了做人要感恩,不再怨天尤人,重拾生活信心。修美英离开长汀之时,感人的一幕发生了,阿珍拉住她的手,亲切地喊了一句“修妈妈。”
其实,除小文、阿珍之外,修美英还是秋燕、美灵、小菁等贫困孩子的爱心妈妈。
2013年的9月,当得知自己对接的孤儿燕子考上了大学,修美英不顾丈夫在福州做手术经费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拿出500元给孩子,让她车上买些点心之类的东西。
在修美英的积极影响下,读大三的孩子,耳濡目染,也成了一名热衷公益的青年志愿者。2015年暑假期间,与南开大学社会实践团的十几名成员赶赴广西凌云县,为当地一所小学捐建“南开书屋”,并为瑶寨村民捐建了“爱心水窖”。
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是每个残疾朋友的心愿。修美英总是积极参与“携残友畅游大自然”活动。2013年3月,13岁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小义欣在她的帮助下前往上杭古田,让她第一次亲近大自然,感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小义欣笑了。
九旬老兵想看海,谁来圆梦。2015年6月,修美英等武平义工联合会义工积极行动,陪同危德章、李乾仁两位九旬抗战老兵,从武平、连城乘客车到龙岩,然后在龙岩一起乘动车到了厦门,实现了老兵看大海的梦想。老人脸上写满了幸福。
在厦门期间,修美英得知身患乳腺癌王慧琴家庭困难,家中还有一个脑瘫儿子。不顾白天的劳累,夜间登门慰问,带头捐款。王慧琴家人泪在眼中,感动于心。
在修美英看来,到敬老院看望鳏寡孤独,亲近缺失亲情的无助孩童,资助贫困家庭是极有意义的事。当看到一个个家庭在自己的呼吁帮助下枯木逢春,一个个孩子从阴影中走出来,她就感到无比快乐,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近年来,修美英共参与各类义工活动二百多场,她自己本人也为100多名孤寡老人,贫困孩子以及重病患者提供帮助并奉献爱心,捐款资金达三四万元。
赠人玫瑰,留有余香。修美英热衷慈善公益事业,走在“义工在行动,爱心在传递”第一线。犹如武平粱野山上美丽的彩霞,映红了半边天。(王松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