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日记 >> 工作

    【文脉颂中华】桐柏山歌似天籁.doc

    媒体:桐柏网  作者:李修对
    专业号:张宇明
    2019/8/1 11:37:35

    【文脉颂中华】桐柏山歌似天籁

    来源:桐柏网   作者:李修对  编辑:张宇明

    地处美丽淮源的桐柏县,山高林密,风景宜人。产生并流传于桐柏山区的桐柏山歌是民间音乐的一枝艺术奇葩。千百年来,代代流传,形成了高亢嘹亮、委婉动听的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2006年桐柏歌手参与央视《民歌中国》原生态节目录制和展播,引起专家和广大听众的关注与赞许。2009年桐柏山歌被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世代代生活在桐柏山区的群众用唱山歌的形式抒发着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愉悦心情的咏叹调。它的兴起时间虽无文字记载,但从歌词表现内容不难推断,自远古时期在桐柏山形成人群聚落之后,就产生了咏唱古人、歌颂英雄和反映当时劳动情景的民间歌谣,这也是桐柏山歌产生的渊薮。

    山歌内容丰富。主要有述古歌,以古代历史人物的生平或事迹为演唱内容。如《唱个刘秀走南阳》:你不唱来我还唱,唱个刘秀走南阳;收了岑彭和吴汉,又收姚期马子章,铁打江山日月长。农事歌(或叫时令歌),歌唱生产劳动,传达劳动中的生活乐趣。如《插秧歌》:一下田来把秧栽,不稀不稠一排排。不大不小七八根,不深不浅又不歪,莫叫秧苗漂起来。情歌,当地表现男女情爱的情歌较多,而且诙谐风趣,优美动人。如《恋歌》:一下田来水又深,逮个鲤鱼有半斤。恁大鲤鱼不繁籽,恁大姑娘不出门,留在家里眼气人。此外还有仪式歌、劝诫歌、时政歌等,有男女对歌、群体对歌,唱起来场面热烈,妙趣横生。

    桐柏山歌产生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形成独特的“七言五句歌式”和较固定的三段式表现手法,即第一句开门见山,表明是唱什么的;二、三、四句用比兴手法展开;最后一句是点明主题,是画龙点睛之笔。如《姑娘打起青阳伞》:姑娘打起青阳伞,好比鲤鱼跳上滩,鲤鱼上滩用网撒,撒网容易收网难,但愿鲤鱼不返潭。尤其最后一句讲究艺术技巧,以“潭”字谐音“谈”,即谈恋爱不要反悔之意,写得既含蓄又富有情趣。

    桐柏山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山歌表现内容丰富,唱词多以农事、爱情、俚俗等为主,民间文学价值较高;山歌旋律悠扬婉转,唱法声韵独特,对研究我国原生态民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流传下来的山歌蕴含着丰富的桐柏地区历史和人文信息。

    但由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多媒体文化传播手段创新发展的影响,加之会唱山歌的许多老年人相继下世,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况,对这项优秀民间艺术如不进行及时抢救和保护,久而久之就会濒于消亡。

    针对《桐柏山歌》这项省级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在本县范围内开展全面普查,摸清了底子,民间山歌存量达200余首,曲谱100余首,建立起《桐柏山歌》信息档案,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组织非遗项目申报。近年,县文化主管部门积极组织《桐柏山歌》非遗项目向上申报工作,集中精力,编制详细规范的《申报书》,制作提供项目电视专题片、各类图片等辅助材料,确保了市、省级非遗项目《桐柏山歌》申报顺利过关。

    制定保护计划,明确今后工作目标任务。成立《桐柏山歌》抢救和保护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深入开展搜集、整理《桐柏山歌》词、曲工作,保护原始资料。发现培养山歌传承人,给予扶持和鼓励;建立培训制度,举办《桐柏山歌》艺术人才培训,搞好传承;开展《桐柏山歌》演唱比赛活动,意在弘扬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