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 | 订阅 | +关注         
    首页 >> 创作 >> 散文

    感恩生命

    媒体:原创  作者:理鸣
    专业号:理鸣
    2014/9/15 21:25:52

    感恩生命

     

    路过施洞,突然想起曾经攀登过的金钟山。

    金钟山在施秉县马号乡乡政府的边上。从台江县施洞镇往对面的马号望去,金钟山突兀挺立,鹤立鸡群。

    那一年,我在施洞中学读书。一个星期六,四位同学突然心血来潮,要去爬金钟山。其实,四个人不知道去金钟山的路怎么走。

    从施洞的天堂渡船到对面的马号,沿着马号至镇远的公路,边走边看,朝着金钟山的方向走。走了四五公里,走到了金钟山的背后坡。

    背后坡根本没有上金钟山的路。从坡脚往山顶看,有条陡峭狭窄的点缀着稀疏草灌的山脊绵延直通金钟山的山顶。只要沿着这条山脊走,就可以走到金钟山的峰顶。但山脊的两面是光滑的绝壁。我们决定沿着这条有点草灌的山脊爬上金钟山的峰顶。

    小心翼翼的往上爬,眼看有三四米的距离就要爬到山顶,一块没有点草灌的光滑陡坡出现在我们面前。

    金钟山是座光突的石山。这石山好像是由众多的石砾浇铸而成,凝固、粗糙但湿滑。想要爬上这三四米湿滑的距离,非常艰难。

    是望而却步?还是涉险冒进?我们犹豫不决。进,面临危险。退,几米之遥。最后,决定前进。

    我脱好鞋,绑在身上,手按住凸出来的小石砾,脚摸索着放在凹陷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攀爬。偶尔有一两颗脱落的石砾,沙沙的往光滑的悬崖下掉。屏住呼吸,不敢下看。定一下神,继续攀爬。一个,两个,三个。三位同学终于爬上了金钟山的峰顶,一个个像泄了汽的皮球,瘫坐在地。最后的一位同学选择放弃,原路返回。

    民间相传,金钟山与香炉山,原来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从它乡迁徙而来。香炉山是丈夫,身强体壮,行动利索,赶路在前;金钟山是妻子,拖儿携女,行走不便,赶路在后。因闻鸡鸣而止步,后均化为石山,从此两地分立,遥遥相望,逢云雾缭绕之时,便是夫妻带儿女团聚之日。

    据说,天气好的话,可以从施秉的金钟山看见凯里的香炉山。

    我爬到山顶已经没有心情去看风景。金钟山山顶上的两个小水池和几个丢弃的啤酒瓶,就是我对金钟山的印象。

    走过便不是成功,放弃并不是失败。

    假如,稍有闪失,我们三位同学中就会有人粉身碎骨,命丧黄泉。假如,那一次失足了,我已经被埋在地下二十多年。

    前进有时是一种冒进,迂回有时是一种战略。

    人生虽然是不断前进和冒进的过程,但有的时候前进就是一次错误的致命的冒失。生命终结了,前进就是奢谈。

    每当想起二十多年前的草率,想起万丈绝壁的金钟山,我总是心有余悸。

    我想这是冥冥之中,上苍对我的恩爱与眷顾。否则,我一脚踩下去,就是走向地狱的不归路。

    二十多年来,我即使在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挫折与不顺。但与生命的终结相比,这都不过是人生中的一道道小坎。

    我无时不在感恩父母,感恩她们赐予我鲜活的生命。因为在生命还没有寿终正寝时,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比什么都好。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